玖、独身者与健全的人格-走在圣召路上-天主教星的家园 
星的家园 / 图书 / 走在圣召路上 内容背景: 屏幕背景:
玖、独身者与健全的人格
     

  一、独身者与健全的人格


  自愿的独身,多年来一直被视为不正常;当佛洛伊德的理论在二十世纪盛行时,这种论点也更嚣张。似乎选择独身的人,不可能保持一个平衡的人格。当然,如果人活得像动物,一切只凭直觉反应是有可能如此的;但人是个超然生命体,秉赋了灵性,而这一层动物是没有的。任何人多少总受生活环境和遗传的影响,但仍能自由地选择取舍,且对所作的选择负责任。若不是脑部受伤,每个人只要有心,都可以拥有一个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

  何为健全人格呢?健全人格表彰在个人不为焦躁的自我意识所囿,而能专心一意迈向人生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不为某些锁链困住,即巴望着别人的注意、爱护、权力、安全保障或别人的认可等。简言之,健全人格是能优游于喜乐,又畅游于痛苦悲伤的。所谓健全人格也就是个快乐的人。

  健全人格与现实

  健全人格中最重要的一点表征就是与现实的接触。这样的一个人,能够透视现实之为现实,并能将现实的考验视为经验,痛苦、病痛、喜乐和死亡等,都是人生的一部分。对不称心不如意的状况,能给予适当的应对,不会畏缩逃避遁入空幻世界。健全人格对现实的透视,是不脱离事实迹象和对事实之诠释的。

  情绪与健全人格

  情绪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元素。没有情绪的人就不可能悟得人类生活的目的。各种情绪凝聚而为自我,所以说接受且重视个人的情绪,才有所谓的自我接受。个体的成长除了生理、心理外,还有情绪的成长;前者有成长上的阻塞或迟延,后者也会发生相同的现象。

  生理、心理已成熟的人,情绪方面却仍像个孩子,这种现象并非稀罕之事。一个健全的人格是上述三方面同时发展且整合为一了。这样的人能辨认感觉而给予适切的回应。所谓适切的回应,即个人根据正确的预期和迅速的现实接触,而辨清且拥有自己的感觉;然后配合着自己的价值认定和文化,决定可以采取的行为型式。

  健全的人格是自我的实现。马斯洛用“自我实现”来表达情绪的成长。自我实现表彰于:

  1、接受自己、接受他人和人类真相。

  2、思想、感觉与行为都很自然真诚。

  3、要求个人小天地,懂得独处但却不与他人隔离。

  4、对现实真相能有正确的透视。

  5、能够客观地面对困难,不为自我意识或急躁焦虑所系。

  6、有自主力,不是情绪化地依赖着别人;面对批评时仍能保持自我诚实。

  7、有能力欣赏自己、他人及周遭环境。

  8、有能力开展灵性经验,或与超越者交通往来。

  9、能结交几位知心朋友。

  10、能跨越种族、宗教、身份等,只基于尊重和接纳,而友善待人。 

  11、高尚的价值观、伦理观。

  12、无敌意的幽默,对人性弱点且能自我解嘲。

  13、有创造性,不是只知回应大众的想法和做法。

  14、有能力抵制文化侵略或洗脑,懂得维护自己的信念,不会为了讨好而屈服。

  15、与人类、家庭、不同文化的个人等,都知所认同。

  总而言之,健全的人格者,能享受人生也能经验痛苦;能够享有心境的平和,适应愉快或不愉快的生活。在人生路上活得好、爱得真,活出自己的潜能来。

  二、阻碍灵性成长的行为模式

  每个人在每一阶段,都具有成长和成就的潜能。个人各具独特性,因此绝不会有另一位保禄宗徒、圣思定、圣女大德兰等。然而每个人都享有天主无休止的爱,都有潜能足以活出天定的生命。成长就是“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履行天定计划的过程,和结出自我的果实。耶稣的一句名言,清楚表达了这一点:

  ——我拣选了你们,并要你们去结果实,结常存的果实。

  成长是靠天主的爱推动的,但这和恩宠是同样的,个人可以选择合作,或是将天恩阻塞住。当然与天恩合作并使促进灵性成长的积极之道,我们是都明白知道的。不过每人也都已带有某些行为模式,可以推进也可以阻塞天路之旅的。行为模式常是习惯性或不自觉而形成的,往往未加思索就以某种既定行为回应了。行为模式可以助人建立关系,也可以使人破坏关系;它能助人成长,也能置人于自毁之地。

  孩提时代发展的行为模式

  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是根据孩提时代的自卫状况而形成的。小孩为了能在家庭中安然生存,对周遭情形便自有一套回应方式,自己形成某种行为模式以解决情绪及生理的需求。遇上极度严肃而控制力又强的父母,小孩便以保持安静、被动、畏缩等自保平安;并学会溜之大吉的本领,或以谎言躲开惩罚。被动式的攻击个性就由此而生。

  一个家庭里有暴力行为,父母经常采用相当重的体罚,孩子便会因惧怕而呆滞麻木。为了自保生存,孩子往往采取二选一之道;退入幻想世界,让自己感觉到安全;或者强忍不满,并等待有朝一日能与之抗衡的时期来临。

  在亲切而有纪律的家中,孩子自然形成一分安全感和道德价值,也能够做出正常的回应,与周遭人建立良好关系,所形成的行为模式,自然是积极而富建设性的。有些人对事情总是发出消极的反应,其实他们并没有伤人的恶意;仅仅是不自觉的、习惯性的自卫和求生存之举而已。

  未满足的需求

  孩提时代正常需求未得满足,孩子就变得被动,因为这个阶段的他,尚未能自力以获取这些满足。不过他会以另一种行为模式来补尝需求。如果他感觉未受到宝贝,便想尽方法赢取父母的爱;为了赢得赞赏和肯定,小孩会尽量表现得像个懂事的大人,以讨好父母。这种努力讨好人的作法,变成行为模式而跟着孩子进入成年期;无形间也使孩子丧失了忠于自己的成长机会。

  这样的一个大人没有真正的自己的信念。未满足的成人变成机会主义者,对自己和任何承诺都无能忠诚不二。在他看来,忠诚是依附在酬报和肯定上的。犹达斯的忠诚是属此一型的,他忠于基督因为得到天国的许诺;但当他感受到天国来得并不那么顺利如意,便转向能给他三十银元酬报的一群人。他的权力心、获赞赏和物质补偿等,都留有很大的空隙未满足。

  长成过程中要求得到肯定,这个需要也会引发一些行为模式,以吸引注意力和奔向胜利成功。工作狂者在这两方面,都可说是有种不自觉的着迷。害怕失败和害怕遭反对的人,多是未能发展一分自尊自重的,原因是孩提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赞赏。

  吸引注意的行为表征是一种自我贬抑,人际关系更难建立,因为人们会不期然地躲开刻意的做作或过度的表现。奔向成功的人往往是用过度的工作毁了自己,生理的透支麻痹了心灵。修道的人疲于工作之后,祈祷中一旦得不到满足快慰,反成了负担;那么天人间的交流也就没什么远景可寻了。

  无能相爱

  爱的涵意很多,浪漫的情谊、家庭之爱、朋友之爱、性爱等。此处要谈的则是由神传送给人的那股神能。基督说:“彼此相爱”,这条诫命旨在防范人的自我毁灭,和人的相互毁灭。拒绝爱基本上就是在自毁和毁人;父母或领导人无能发挥爱,迟早会伤害周围的人,如果本身未有爱的经验,不可避免地会有自毁的行为模式。

  爱的能力婴儿期就开始发展了,但说得确切些,应是受孕之始就有所影响。夫妻间的爱传送给未出生的孩子。婴儿期享有依赖性的爱,而他也爱抚育他的亲人。正常的爱护扶持小生命,随着自爱期而青少年期,并步入成年期,有能力承担家庭生活的职责,再成长后个人能发挥自我牺牲和慈祥的成熟之爱。

  基督寄望于门徒的,当然就是这份成熟的爱。这样的爱是不会剥削利用他人以满足自己的,这种爱拓展了个人的天人交流而找到生命的成就和满足;在恩宠和个人的配合回应下,天人交流便将导引人迈入神秘关系,使人有能力对天主作全面的奉献,既能有个别性的爱也能兼爱天下。

  一个真正亲切爱人的人,绝不利用或主控别人,他不取而是给和付出。一个善于控制人的人,不可能做个真正的领导者,因为权威导向的人对属下是很不敏感的。司铎或修会人士若显得亲切可爱,多是度祈祷生活者。爱的增进落实只有靠经常的祈祷,时常与生命之本、爱的泉源相交通。这份交通越真,个人自然越能体谅别人、帮助治愈受苦的人和为别人牺牲服务。基督已将爱作了非常具体的诠释,同情体恤、原谅宽恕、温和大方、廉洁不欺,进而愿意为对方捐躯。身为万物之灵者,实在是除了学习爱,别无选择了!

  若要分析一下十诫的用意,那就是保障人们不要自毁及毁人。切莫忘记原罪为人性带来了损伤,解救弥补之道便是学习爱。司铎和修会人士的主要功能,便是传送天主之爱,基督降生人间就是来办一次爱的研习,并昭示我们唯有与他圆融为一,否则难有给予及治疗性的爱,遍传人间。

  未识的敌意

  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使我观察到好些负面作用的行为模式,多积因于未识的敌意。我们的修院一向都教导受培育者学做天使,而忽略了人性真相。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却被归入罪而必须加以抑制。把这股有力的情绪压缩住,结果它自成一种爆破器。未能识别这股闷压之气,往往产生下列的敌对行为:

  ——喝酒或吸毒

  ——总想要控制别人

  ——权力欲特强

  ——一心要报复

  圣贤之辈多以接纳人性之脆弱来克服内心的敌意。他们坦然接受真实的自己,换句话说,他们是谦逊的。如果一个人拒绝接受真正的他,便会发展出一种所谓的拒绝模式。这种拒绝模式扭曲真相,遮蔽了敌对不满的感情和态度,恶性循环而变本加厉。

  隐身在未识之敌意下面的,是一种自卑感。未能发展出人格上的自信自重的人,常跟怒气和在一起,且总提心吊胆唯恐遭人排拒,身边人都成了可疑人物。自己总是有所防备,不敢信任任何人。

  在此愿特别一提喝酒和吸毒之举。酗酒者固然被视为一种疾病,但仍和其他生理病痛一样,也与未识的情绪有关。身体的任何一部位,都受情绪牵动的。情绪未被识别,或未获疏导,沸腾后便产生某些化学物,由内分泌出而影响不同的器官。酗酒或吸毒者,就是想要有种轻松或腾空之类的感觉;但在不自觉的意识中,隐含有责罚某人的念头。既然选择了抑制住感情,便以酒精或药物来使感觉麻木。这样做当然是一条毁灭的不归路。

  自卑感造成的敌对心态,渴望权力和控制,因此常显急躁不安。完全拒绝自身的脆弱,一心赞营于控制,以呈现自己的合格标准。脆弱既是和失败相连的,当然一并遭受排拒,甚至自身的任何不如意,他都是矛头指向别人,认为错在他人。敌对心态自然表露于面部及肢体动作和言语上。这样的人当然也就难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自己不快乐,对天对人也不友善。

  对待敌意心态的具体方法有:

  ——感受自己的感觉,诚实写下自己的感觉,承认内心对某人的不满和气愤。

  ——静静地带着自己的感觉祷告,向基督陈述。他从未抹杀内心的感觉,他哭泣、高兴、气愤、爱护。

  ——设法让对方知道自己对他的不快感。

  ——求体谅和宽恕之恩。别人会触怒自己,自己也有触怒人的时候。

  ——存心要让不愉快过去、消失,并以尊敬之心对待人。一心放过一切并真心原谅有助于自重和重视他人的增长。

  ——藉运动、体力的发泄来疏散情绪。

  三、“不计较”的整合力

  人性的有限度造成人有说不完的需求。力求获取种种需求时,往往一不小心便落入一些陷阱,如贪欲、性困扰、卤莽灭裂等。圣贤之辈在恩宠光照下,认得这些陷阱,而以贫穷、服从、贞洁三愿防范失足。实在说来,修道三愿可称为主动的“不计较”之举。贫穷中我们放过了占领拥有;贞洁中放过了性生活的快乐;服从中放过了不择手段冲到底的卤莽心态。

  不计较的基础在于需要的满足

  能够不计较、放过一切,孩提时代基本需求都获得满足,应是它的基础。所谓的基本需求当然就是爱、保护、安全、肯定等。有了爱的保护,人才能自尊自重;能无戒心地依赖父母,人才能产生安全感相属感;家人的肯定和认同,使人能忠于自己和自信。

  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即人间没有理想家庭、理想父母。虽说如此,在天恩眷顾下,总是有父母能让孩子获享基本需求的。圣方济为什么能放下这么多呢?追究起来,他原是母亲的宝贝,父亲是富商,使他从小享有爱护和照顾。物质方面他享用得满满的,他爱穿戴美好的,但仍有很多可以大方的给予。圣女佳兰也一样,出自富贵家庭,而且享有双亲的爱护。大德兰不仅自幼为父母所宠爱,尤其一直为父亲所关爱保护;母亲去世后,她很自然地认定圣母会爱护她。小德兰更是全家人的中心,父亲的小公主,姐姐们心中的宝贝。三岁时母亲去世后,她能天真地投向圣母,从而享受灵性母爱的滋养。

  不过,并非所有的圣贤之辈,都来自温暖和睦的家。圣嘉禄(Camillus de Lellis)自幼失恃,父亲便任由他自生自长,结果他迷上了赌博,当然给自己惹来不少麻烦,所幸他追随内心的呼唤。因为静听恩宠的呼唤,终能逐步捐弃而调整了人格。另一圣女玛加利大(Margaret of Cortona)遭遇更甚的经验;幼年失恃后,父亲另娶,她便饱受后母的虐待,结果和一男士私奔,几年后这位先生遇害了。这个惨痛的经验,成了圣女的一次恩宠机遇;她在合作搭配中,整合了人格而迈向圣境。

  方济精神与不计较

  一个人能全然不计较人地事物,尤其对一些满足实际需求的事物也放得开后,才谈得上把自己无保留地献给天主。圣方济在全然归顺天主之前,先完全放开家人、双亲、物质享受、安逸的居家生活和一些朋友。放开这一切了,方能听懂主的声音,主成了他的财富、他的安全、他的自信和自尊,因而能无嫌弃地亲吻癞病者。他对遮风雨避寒暑的栖身之所也不计较,完全信托天父为他和同伴们安排简陋之所。圣方济既从天主找到了力量,也就不在乎世间的名声和权力。也因此拒绝接受司铎品位,这不仅是自认不堪,而是他深深感觉到不必如此做来向人说明自身的价值和重要。圣方济的放与舍,使他能对内在的声音非常敏感。所以我们能从他的遗嘱中看到诸如这类的句子:“主光照我……”、“主让我……”、“主给了我弟兄们……”、“主给了我如是信德……”、“主启示我……”。

  放不开的负面效果

  天主上智,订定人身心灵的成长,要循着放与舍的过程进行。婴儿一诞生,便需放弃舒适的母怀;享受了好几个月的奶水后,必须有所放弃以便接受更多的营养。在人际关系上,放与舍更是不停地在进行,这并不是一种排斥,所谓舍是让自己从人地事物中有所解脱,以便进一步接纳别的人地事物等。就如入修会的人,放下家和家中的人,为的是能拥有一个更大的家,更多的家人和亲朋好友等。

  放与舍的工夫未能达成又会怎样呢?当然人格成长停滞,行为和判断等都显不成熟。有时一些司铎或修会人士,并不显得重视独身,似乎反偏向一种轻佻的人际交往;其实这并不是刻意不忠于誓愿。主要原因仍是缺乏爱和关怀;当事人的轻佻要有人帮助点穿,并助他认清真相。这样他才能刻意用心超越所需。

  或许我们也会遇上一些修行的人,总是愁眉不展,没一件事让他愉快的,出口便是批评和嘲笑。这样的一个人是整个团体的痛苦,他总往消极的一面判断,与人的关系和对他人的名声,都是负面表态,到最后就孤立自己甚或有自杀念头等。

  如果我们心怀慈悲,应该透视外在表征而触及基本的缺失,即童年的未被重视、关爱等的阴影仍围绕不散,因此对别人的回应,总诠译为排斥或反对。幼年时淤积成的侵害性的个性,要靠亲切和蔼的成人给予包容和提携。

  或许我们也碰过一些不能与人真诚相交的人,只在有利可图时才显得友善,利益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是有利于他的声望的。反正没有这些利益,朋友也不交了。这种人的一大特征,便是主控他人;由主控而获取所需要的满足。这样的人难以对承诺和投身认真忠实。幼年时的渴望经验,循着成长路已发展了一套主控行为,藉此吸引注意和重视。

  这些仍在期待幼年期的需求的成年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呢?首先要以慈悲心肠接待他们,如果能进一步赢得他们的信任,便设法很温和地帮他们看清自己的负面行为,助他们澄清内心的需求所在,引介他们接受专业辅导,或是经常不断地鼓舞支持他们。

  修会姊妹是互为监护人的,切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可以说同会成员间,彼此负有相互提携成长的责任;面对天主应正视这份责任,而从旁协助同伴们成长,修道生活活得愉快充实。如果一味指责人格未成熟的姊妹,不给予支助,就等于在扮演基督所唾弃的法利塞人角色。我们可以反躬自问,对某些姊妹是否真诚接待?是否尝试满足她们内心的渴求?以温和体谅的心态接待她们?有勇气去和不讲理的姊妹沟通吗?试着鼓励并肯定姊妹吗?真心为这些人的心灵解脱祝祷吗?

  最可悲的现象,便是对这样一个弱者放逐。放逐也好判罪也好,都于事无补,只有恶性循环使弱者更趋败兴失望。果真如此的话,修道人的爱到哪里去了?内心的基督又在哪里呢?修道人必须放开舍弃自己的偏见成见,以便协助有待协助的同道共修者。

  不计较与自由

  刻意放不开的人,等于在加强心理牢房的围墙。存心放不开人地事物的人,就是拒绝成长,拒绝自主的能力和自由。天主要人经由放和舍而成长,真的是件令人讶异的事!只要我们培养出处处敏感的心,对直觉敏感,那么天主在每一时机发出的暗示,放与舍的暗示,我们便会很清楚,就能顺此而继续前进。

  有人对新委派的工作感到不安,有人又舍不得放下有名气的工作职位,虽然心中明白自己并不称职。或者有人会紧抓某一友谊不放,且认定那是唯一能使自己快乐的友谊;或者有人甘愿凶巴巴的,怨声不断,活在消极牢笼里而不愿力求解脱。诸如此类的现象都很可悲,他们选择栖身痛苦悲哀,而不要天赐的平安喜乐,不要享有自由。

  这些人为什么反会选择牢笼呢?迈向自主自由的心理过程是很磨人、很苦的。基督明示了做他的真传弟子应有的舍弃:

  谁爱父亲或母亲超过我,不配是我的;谁爱儿子或女儿超过我,不配是我的。谁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不配是我的。谁获得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谁为我的缘故,丧失了自己的性命,必要获得性命。(玛十37-39)

  不错,即便生命本身,也要甘愿放,这是最完善的成熟,清楚表现了神秘的天人相契,人能完全臣服于天而奉行天命。也就是所谓无条件的信托于上主,为自身换来自由。这也是真实快乐的不二条件。

  为无价的珠宝而放

  能够做到不计较而放开一切,固然有赖于基本需要得到合理的满足,但也有赖于享有绝对或永恒归宿的希望。基督的比喻都含有心理暗示,都是配合人性需求而说的。例如藏在地里的宝贝和珍珠,基督指的就是人要放下所占有的,以便获取不朽的价值。蒙召为司铎、为修会人士者,虽说已是找到了宝贝和珍珠的人,但往往却死心蹋地的拥住次等价值,诸如权力、权威地位、不健康的友情等。这实在很可惜,不自觉地抛开了永恒价值,以过眼云烟般的东西取而代之。

  以梅瑟为例来想一想应是不错的,他为天主所选,但幼年时失缺父爱;我们很难确定同意收养他的埃及法老,对他会有深厚的感情。梅瑟的行为表现,似乎显示对男性是缺乏信任的,是否因为少了一位本性的父亲呢?但在天主眼中这并非障碍,梅瑟享有好些恩惠和异能,他是个成人,能自由选择无条件地信赖天主。圣经所记载的却是他选择了疑惑天主的话。他没有放弃他的疑虑和私自的洞察力。天主邀请他进入神秘生活,但他所执着的是具体而现实的。他未能珍惜天主揭示于他的“宝贝”。他的不放,使他得不到预许之福地。

  司铎和修会人士也是一样的。每个人在人生旅程上经历了多少的奇迹经验?每一天承受了多少的恩惠?多少次基督藉重他人的手让我们体验他的爱?我们都学会了视这种种为“宝贝”、为“珍珠”吗?或者仍和梅瑟一样,将一切视为当然,内心深处仍甩不开某些有碍天人交通的行为模式?献身修道的人,如果始终未能放下权、名、情等的渴求,那么一个悲惨的后果将是无能渴望天主了;结果便和梅瑟一样,不论曾显过多少奇迹异事,预许的福地、珍藏的珠宝,都无缘相会。

  再来看看信仰之父亚巴郎。天主召唤他离乡背井走向预许之地时,他必须放下自己的猜疑和担忧,也得放下一个平静舒适的生活;旅途中侄儿罗特与他发生冲突时,他也必须让罗特走开;他放弃了对陌生人的猜疑,结果为自己赢得天上的祝福。天主给了他依撒格后,又要求他全然放弃作为献礼。任何正常的父母遇上这样的事,都会退缩并和天主商量,指出那与他的诺言相矛盾。亚巴郎虽感悲痛,但却毅然决然放开心爱的儿子。

  回顾亚巴郎一生中的放与舍,让人看到,如果一个人真要任由天主在他生命中完成计划,就必须一再地割舍。重要的是弃与舍,不仅是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一元素,它更是天人真正交融的唯一通道。

  常为你们感谢天主,

  祈祷时常记念你们。

  在天主和父前,念着你们

  因信德所作的工作,

  因爱德所受的劳苦,

  因盼望主耶稣基督所持的坚忍。

  我们知道

  你们是蒙受召选的。

  (得前一2-4) 


天主教星的家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过信仰生活,提供日常信仰生活所需材料,是受圣神感动的成果。
本站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加入共同完善网站内容,只因这是属于主的一份工作。
欢迎联系我们并加入:关于天主教星的家园

友情网站
圣母玫瑰园
小德兰书屋
梵蒂冈新闻
耶稣是主

APP已暂停下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