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通諭的绪言包括下列几点:
一、基督的司祭职务,乃因神圣的礼仪而遗传下来。
二、礼仪的研究和其革新,都是教会所嘉奖的。
三、但教宗的特别指导,是不可缺少而需要的。
四、由於不及和过分,因而有损信德光明的危险,便是犯罪
五、论题的关係,乃因人民的分歧意见。
六、为了西方教会的特殊情形,所以格外论拉丁礼仪。
第一部份 论礼仪的性质、由来和进展
一 礼仪是公开的敬礼
1﹒人因著宗教的信仰,就应该私下和公开的敬礼天主。
2﹒旧约时代公开的敬礼,乃由天主自己制定的。
3﹒新约时代天主第二位降生,以钦崇天主,圣化眾人,而成为最高的司祭。祂终身执行此一职务,特在圣餐时及在十字架上。
4﹒基督在天堂,仍继续尽行司祭的职务:藉著自己在天父前为人转求又,通过教会,因教会是祂在十字架上所建立的。
5﹒教会永久延续基督的司祭职务:因基督在教会内并藉著教会以司祭身份工作著。
6﹒因此,礼仪乃整个基督妙身的敬礼,所说的整个妙身即指元首基督与其妙身的肢体。
7﹒教会的礼仪行动,自教会建立后,即如此奉行著。
8﹒公开的敬礼,乃由各种礼节与形式,并由圣化人生的圣事和圣仪而逐渐扩充起来。
二 礼仪是外表与内在的敬礼
1﹒外表的敬礼。
2﹒内在的敬礼,乃礼仪主要的元素。
3﹒所以,礼仪含有信友的圣德,此一圣德的成就,特由弥撒圣祭及圣事的「事工效力」及教会的「人为效力」。
4﹒礼仪绝不排斥个人的虔诚;为此,在客观与主观的虔诚之间,毫无衝突。
5﹒不特如此,欲使圣事及祭臺上圣祭有相当的效力,主观的虔诚是不得省却的。
6﹒真如个人的虔诚,若无弥撒圣祭及圣事,是不奏效的,同样,参与弥撒圣祭与领受圣事而无默想及神操,也是无效的。
7﹒凡人对于敬礼天主所展开的动作,应该是活泼的。
8﹒因此,在基督的妙身内,就发生一种和谐的水準。
9﹒私人的虔诚,有助於增长公开的敬礼,以达整个教会的利益。
10为此,现时代所发见各种的假衝突,都应该摈弃。
11教会为著重要的原因,嘉奖默想与神操善工。
三 礼仪乃教会圣统制的事务
1﹒因为首先把礼仪託交司祭即基督的代表和管理人,乃属於教会的权威。
2﹒此外,礼仪与教义间的密切联繫,有同样的要求:即信仰之法规定了祈祷之法,非祈祷之法规定了信仰之法。
四 礼仪的进步与扩展
1﹒除了主要的礼仪以外,教会享有特权,为使礼仪进步。
2﹒礼仪中凡属天主制定的部份,固然不得更易;但属於人所制定的,按地方与时势的情形,是可以变更的。
3﹒进步与扩展的原因非他,即信德奥蹟更深的领悟,教规的进化,基督化的虔诚,圣教技术的进展。
4﹒为了维护礼仪之故,特设了礼仪圣部。
五 礼仪的进展不容参入私人的意见,亦非纯粹以古为準则
1﹒礼仪的进展,属於教宗的权威和眾主教的监督,私人的意见是不容许可的。
2﹒礼仪化生活虽然遵循教会的生活,但不准私人引进新的习惯,或将业已废除的习惯从新恢復。
3﹒对於用拉丁语的原刖,亦是如此。
4﹒不仅古时,即现今之时,一切礼规都由圣神啟示而来。
5﹒研究古典固然是极度有益,但古典并非惟一的準则.
6﹒为此,一味怀念古典的糊涂贪恋,是应该排除的,否则,所谓Pistorientium的泥古错误,便会重行发生。
第二部份 对圣体的敬礼
一 弥撒圣祭的性质
1﹒弥撒圣祭乃基督所定的真祭礼;与十字架上的祭献不同之点,并非在于牺牲与主祭,却在于祭献的仪式而已。
2﹒弥撒祭礼具有十字架上祭礼的同样四大宗旨。
3﹒在弥撒祭礼内实施十字架上的功劳,但愿信友积极的参与。
二 信友参与弥撒圣祭
1﹒信友应连合司祭基督和牺牲基督,参与弥撒圣祭。
2﹒但信友没有司祭之权,他们既非基督的执事,也非天主与人民间的中人。
A 信友奉献
但信友因著某种理由,称为奉献人。
此事由教宗的文献内,由圣师的理论内,以及由礼仪本身中都可以看出来。
信友的此种地位,基於圣洗圣事内:他们因著圣洗圣事已被指定为敬礼天主之人。
教宗解释信友的奉献,应如何懂法。
远理由。
信友为何称为偕同基督和藉著基督奉献的本理由及近理由。
驳斥谬理。
B 信友牺牲
信友应与基督奉献自己。
此事可由礼仪本身中看出来;即晋鐸典礼及弥撒礼节中。
依据圣奥斯定及圣贝勒明的道理:教会奉献又被奉献。
因此,信友的地位是伟大的。
C 推动信友参与祭礼的方法
提出方法:信友与司祭更大的结合。
同一的方法不适合一切的人。
为推运礼仪化宗徒事业的教区会议。
为修会人士的规则。
特别的是内心的结合。
三 领圣体
1﹒信友领圣体,并非弥撒圣祭的全部。
2﹒期望神领圣体,并期望习惯实领。
3﹒领圣体最好由同一弥撒中所祝圣的圣体,但此不是需要的。
4﹒信友应在司祭领主后才去领圣体;但能有理由,使在弥撒前或弥撒后分送圣体。
5﹒应严重劝导信友,在领圣体后,即使弥撒完毕,仍该谢圣体。
四 朝拜圣体
1﹒神学的根据。
2﹒教会的赞成和期望。
3﹒在歷史性的基督,圣体中的基督,荣耀的基督之间,没有任何的紊乱。
4﹒以圣体降福完成热心神工,是可嘉奖的。
5﹒期望圣堂常行开著,俾便信友朝拜圣体。
第三部份 大日课与礼仪年度
一 大日课
1﹒神学的根据。
2﹒歷史的进化。
3﹒大日课为整个基督妙身即元首与肢体的祈祷。
4﹒念大日课时,应心口合一。
5﹒圣咏的优美。
6﹒劝导信友参加主日的申正经,以圣化主日。
二 奥蹟的週纪
1﹒欲使我们度基督的生活,应敬礼基督的奥蹟。
2﹒年内的各礼仪时期,都以自己样式帮助人得度基督化生活的实效。
3﹒由歷史性的基督到荣耀的基督。
4﹒推崇十字圣架的奥蹟。
5﹒因奥蹟的週纪基督常在教会内:因为基督的奥蹟为得救的有效原因,修成全的模范,并因救世主的功劳而为圣宠的泉源。
三 圣人的週记
1﹒记念圣人:是使我们欣赏他们的功德,受他们善表的奋勉,感受他们的保佑。
2﹒敬礼童贞圣母,应超出其他一总圣人圣女。
3﹒由圣人与圣母到基督;由基督到天主父并到至圣圣三。
第四部份 教宗实际的牧职训言
一 热心神工不应忽略。
1﹒绝不损害礼仪的精神。
2﹒该注重默想、省察、神操、拜圣体、敬圣母。
3﹒凡轻视拜圣体、敬圣母和勤办告解的人,应受申斥。
4﹒关于每月收歛心灵及每年退省神工,也应劝信友实行。
5﹒有各种途径为圣神所指引,但唯一的标準,乃敬礼天主及圣化人灵。
6﹒三天祈祷,九日敬礼,敬礼耶穌圣心月和圣母月,以及拜苦路等,都是可嘉奖的。
7﹒热心的神工,不在乎礼仪样式的组织,特在乎礼仪的精神;不在乎行的多,特在乎行的好。
二 应维护礼仪的精神及礼仪化的宗徒事业
1﹒应遵守脱利腾公会议、各教宗以及礼仪圣部的法令。
2﹒凡圣职部所颁不准引用新的敬礼仪式的部令,应恪切遵守。
3﹒应注意圣乐:即使为信友之用,也应採用额我略式的歌谱。
4﹒但时代音乐,也有其地位。
5﹒应推行民眾化的宗教音乐。
6﹒建筑、雕刻和画像,应以应有的样式而供敬礼天主之用。
7﹒给青年神职人士和民眾,该以下列所开各点灌输礼仪的精神:
8﹒宣讲道理、刊印书籍、礼仪专刊和礼仪週等。
9﹒应提防新的谬论:即神秘说、清静说、玄识论以及伪人文主义等。
结论
切望一切在服务的指导下,同心合意的以热忱与明智的精神而奉行之。



本文已有261人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