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心灵爱语-天主教星的家园 
星的家园 / 图书 / 心灵爱语 内容背景: 屏幕背景:
附录一
     

卢云与我

                       ——记一段属灵的友谊

 

作者:温伟耀

 

卢云去世了!他去得突然。他起程返荷兰家乡之前,还是精神奕奕的,怎料这次所返回的,竟是他永恒的家。

卢云去世之后的那个月,我在《明报》写了一篇《卢云神父》的悼辞。悼辞里大概可以隐透出我当时的心境,也总括介绍了他与我生命相遇的机缘。

 

 

《卢云神父》

   

卢云神父(Henri Nouwen, 1932-1996)去世了。

他的心脏病突发逝世的时候,我正远在印尼演讲,差不多是在同一天接到陈毓祥和卢云离世的消息,一个令我悲痛,一个令我茫然地似乎失去了生命中的一根倚柱。

有人认识卢云,是因为他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教授;有人认识卢云,是因为他几十本深度而有智慧的著作;于我来说,是因为他在我生命留下了不能磨灭的痕迹。

九年前,我的妻子患癌症去世后不久,自己带着两个女儿,而其中一个是严重弱智的。我觉得自己前路一片茫然,就从香港远道走到多伦多,要找卢云神父。

我那时候虽然不认识他,但看过他大部分的著作,被他的智慧深深吸引。最决定性的还是他作为美国最著名的两所大学的教授,却竟然辞去一切,来到多伦多一所严重智力残障人士的庇护所,全时间照顾病人每天的起居饮食。这样放下世间的权力和名利,实在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要见见他,相信他对我生命的际遇,一定有所指点和启迪。

第一次见到心仪的智者:卢云高高的个子,一脸祥和。我告诉他我的际遇、我的学历、我的事业雄心,但似乎一切都因为这个弱智的女儿而变得幻灭……我仍在说,他的脸突然移到我面前一寸的位置,并说了一段我终生不会忘记的说话:“你的女儿是天使,是上天差派她来保护你,保护你不会堕落成为一个滚逐名与利的人。”当时我不太能接受这句太率直的话,但现今回顾人生,才明白卢云神父这句对我千真万确的评语。

由那时开始,我们就成了朋友。

我借用他在烈治文山以北的居室地库祈祷。我也将自己内心世界的挣扎和体验,写成了有一封一封的信给他。他永远总是无条件的接纳我——是我配不起的接纳。如今,这些信札都应该随着卢云的逝去而永远埋葬了。然而,他不操纵的爱却在我生命中烙下不会磨灭的痕迹。

虽然在信仰里,我知道在永恒中,将来仍会见他的面。

虽然只是暂别,但也很痛。

 

上文提及的两件事应该稍作补充:一是关于在卢云居室地库的祈祷;另一是关于我们之间的信札。

一般人的居室和家里的地库应该是属于私人的空间,但卢云的居室和他装修成祈祷室的地库却永不上锁。即是说任何一个在街上的人,若懂得路径,都可以在任何时刻踏进他的睡房,坐在他的床边,而他的地库祈祷室甚至是推门就可以进去。限制只有一个,就是“在神圣的地方,请保持安静,专心亲近天主”。

我从没问过卢云为何不锁上大门、房门。不过,也没听他说过有任何失窃,反正他的睡房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一张木床、两张小桌椅、几本灵修作品、一本圣经和墙上几幅复制的名画。大概卢云在拉丁美洲服事贫穷人和住贫民窟的日子,发觉门窗可以锁上,也是一种奢侈。况且完全开放和坦荡荡的生命,实在可以引发人的高贵和自重。反正这是卢云一贯对人不防比、无隐晦的作风,也是他对人性有深刻的研究和了解之后,竟可以返璞归真的可爱和厉害之处。

我定期在地库祈祷,带给我属灵生命中最深切的体验。我在祈祷室的挣扎、眼泪、享受和领悟,每一次都写下来,放在卢云的房间。有时候我们会相约交谈,他可以给我直接的属灵指引;有时候他会回信给我,分享他的属灵洞悉。

我写给卢云一封一封的信当然不复存在了,反而他寄给我的信札却有不少。

当我重新翻阅卢云写给我的信,段段遗忘了的往事仿佛又再现眼前。我选了其中三封信,去怀念我们之间的一段属灵友谊。

199299日,卢云复信给我,是因为我提议他应该找个机会到香港一趟(他从未来过亚洲)。其实卢云一直很关心亚洲教会的发展,我也深信他的属灵洞悉可以启迪中国信徒的信仰和生命。所以我联络了香港一个基督教机构,邀请他到香港主领聚会,我则充当翻译员。卢云写这封信的时候,仍在考虑当中。

亲爱的伟耀:

     多谢你8月26日的来信。当我听到你在旅游时震撼的经验,实在感到非常高

兴,因为知道你经历到圣神同在时,看到自己很需要天主的怜悯和更新。

     你坚决的建议我到香港一行,并跟人一起相处,我实在十分感激。最近我刚

收到几个有关的邀请,虽然我很喜欢认真地考虑是否接受,但却不能肯定自己作

为这群体的牧者的角色,抑或需要继续写作。或许我们在不久的未来能够一起讨

论这件事。

     同时,我会不断为你的家庭祈祷,我了解当你见到丽芬与苕华之间的郁结所

面对的难处,但我深信天主会将新的生命力及爱心带进这个处境之中。

    再次多谢你的来信,希望很快再见。

                                                      卢云

 

可惜在往后的几个月,“晨曦之家”发生了一些变化,令他不能抽身。另一方面,我写了《卢云启迪系列》的第一本《无能者的大能》(1991)出版后便掀起一点风波。有牧者和机构认为我不应该以天主教神父为师,亦不应该介绍天主教的灵修学。我虽然不认同他们的观点,但也理解他们的担忧。为了不希望令华人教会出现不必要的抗衡,让撒殚有机可乘,我决定暂时搁置《卢云启迪系列》的写作计划。至于卢云的亚洲之行,亦因此决定取消了。

我一直坚持对卢云的评定,要从他个人的信仰体验去理解,而不是单就他所属的教派。正如我在《无能者的大能》自序中所说,卢云的灵修学已经跨越了天主教或基督新教。我举出两件大概为他写传的人也不会载录的小事,但却可以透视出卢云内心的信仰世界:第一,他的口袋里总有一本圣经,是永不离身的。许多次跟他交谈的时候,说到属灵的意念,他就习惯性地掏出圣经来,引用经上的话语。他能随手拈来圣经经文,显然反映他熟悉和尊重天主的话语。他这种在闲谈中随时翻阅圣经的习惯,在我所认识的牧者之中也不常见。第二件事是卢云经常答应到我所任教的神学院(加拿大安大略省神学院)兼课,而没有答应到多伦多大学的天主教神学院(如著名的圣弥额尔神学院)任教。有一次闲谈中,我问他为什么宁愿到一所福音派的新教神学院授课(甚至担任我们学院毕业典礼的讲员),却不帮忙他所属的天主教会神学院。我仍清楚记得卢云回答我的说话和神情,他说:“我不喜欢他们,因为他们不看圣经!”

19911030日,卢云写给我的是一封颇具他典型风格的短笺,从这封信可以看出他对我的鼓励和指引。

亲爱的伟耀:

     十分感激你的短笺,我写信给你,是叫你放心,因为你在艰苦的岁月中,我

有为你祈求。我为到你所写的及你面对家庭的极大痛苦十分感动。

     我对圣咏23篇能给你安慰及慰藉感到欣喜。象这样的时刻,我们要宣认天主

的确是我们的牧者的真理,并且会带领我们走过阴森的幽谷。真的,你不用害怕,

因为与你同行,并会带领你到的宴席。

我一定会为你能继续倚靠这内在的平安祈祷,以至刺痛内心的苦楚不会使你

沮丧,反而叫你能跟随耶稣的心紧连在一起。我答应你为晓华和苕华祈祷。我今

天外出,直到12月的第一个星期才回来。我将到欧洲探望家人,并且写一点东西。

希望你能继续来地库祈祷室祈祷,并希望你知道我会在旅途中,不断为你祈祷。愿

你大有盼望、勇气和信心。

    主爱满溢!

 

卢云

 

 

我仍记得那段日子,为两个女儿不同的难处而苦不堪言,一连好几次在祈祷室一跪下祈祷,就哭个不停。我把内心的挣扎写一封很多直纸的信给卢云。我知道他当天就要起程,到欧洲领避静、讲道、并写作一个多月。我自己也是一个常出外远行讲道的人,很知道临出门前的一天要整理的材料和行李,是怎样的忙碌和压力沉重。所以我旨在趁卢云离开以前,告诉他我经历的挣扎,请他代祷。怎料他仍可以在登机前回我一封语重心长的信,令我很感动。信中他提醒我,原来苦难的煎熬经验,是贴近耶稣基督的心(the heart of Jesus)的一种特权和机会,令我重新用“特权”的角度去看自己苦难的际遇。在淌泪中,我开始可以发出感谢,因为我竟然有资格体味到主耶稣自己的感受——在苦难的经验中与祂联合。我的属灵低潮开始化解,重新再上路。

卢云于1992117日写给我的信,可能是他首次透露自己决定不再考虑离开“黎明之家”的文字记录。1991年底,我与卢云分享,意会到他正考虑要离开“黎明之家”。虽然我很理解他当时所面对的难处(外在形势和内心挣扎),是任何人也恐怕受不了的,但我对他要离去的意向始终不能够安然。所以我放胆向他提出我的挑战,写了一封很率直的信给他,说我很明白他那不断需要追寻的性格,因此没有什么工作、事奉岗位可以束缚他超过十年的时间。然而我坦诚的挑战他:他不是曾经说过终于在“黎明之家”找到了他的“家”吗?若然是家,纵有缺点和痛楚,也仍是他的家,不能因为受不了就要离去。我对卢云说:“这里已经是你的家了,难道你现在又去重新另找一个家吗?你打算一生这样漂泊下去吗?”

卢云没有因为这封很坦率的信而不高兴。他答应我在欧洲期间,会再次慎重考虑,并会找他的神修导师——“方舟团体”(L’Arche)的创办人范尼云(Jean Vanier)详谈,然后再作决定。我答应为他这件时恳切代祷。他从欧洲回来后,就写了这一封信给我,决定不再离开“黎明之家”。

亲爱的伟耀:

能够听到你的消息,实在非常高兴。我十分感恩,因为见到你在祈祷中有信

心,亦为你在西雅图有美好的演讲及经历感谢天主。

     我也为你的生命得着医治感恩。我必定会在私祷中记念慧玲,真的盼望天主

在她的痛苦中紧靠她。

     范尼云的到访实在非常美好。我感到他和自己群体的肯定,从而加深对“黎

明之家”的委身,故此我肯定在将来的日子,会留在这里。

     多谢你在代祷上的支持,对我来说实在非常重要。

        顺祝平安!

 

卢云

 

卢云在信中说:“我肯定在将来的日子,会留在这里(黎明之家)。”但想不到五年后,他突然去世,令这句话语成了永恒的事实。

卢云从荷兰走到美国,从哈佛走道南美,从学院、修院走到智力残障之家。他一生在追寻,终于找到了不再离开的家。现在,他在永恒的家里,当然已经经历到他一生向往的属灵体验——心灵彻底的安顿。

     想到这里,离别的痛楚竟可以加上一份庆贺。


天主教星的家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过信仰生活,提供日常信仰生活所需材料,是受圣神感动的成果。
本站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加入共同完善网站内容,只因这是属于主的一份工作。
欢迎联系我们并加入:关于天主教星的家园

友情网站
圣母玫瑰园
小德兰书屋
梵蒂冈新闻
耶稣是主

APP已暂停下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