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耶稣往一座名叫纳因的城去,他的门徒和许多群众与他同行。临近城门时,看,正抬出一个死人来,他是母亲的独生子,母亲又是寡妇;且有本城的一大伙人陪着她。主一看见她,就对她动了怜悯的心,向她说:“不要哭了!”遂上前按住棺材,抬棺材的人就站住了。他说:“青年人,我对你说:起来罢!”那死者便坐起来,并开口说话;耶稣便把他交给了他的母亲。众人都害怕起来,光荣天主说:“在我们中间兴起了一位大先知,天主眷顾了他自己的百姓。”于是,称述耶稣的这番话,传遍了犹太和附近各地。
(路 7:11~17)
1945年6月14日
189.1 耶稣的时代,纳因是个重要的城镇,虽然并不大,但井然有序,四周有城墙座落在美丽的山丘上。这山丘是‘小赫尔孟’的支脉,鸟瞰一片向东北延伸的富饶平原。
如果从恩多尔过来,横越一条流向约但河的溪水,便可抵达纳因城。由于视野受到东面山丘的阻挡,因此看不见约但河和它的流域。
耶稣选择由河区通往赫尔孟山,及其周边村落的大道。为数甚多的恩多尔居民跟随着祂,群众一边走一边热烈地交谈。
宗徒团体来到城墙下不远处,约二百公尺。大路直通其中一堵城门,因为是白天城门敞开,一眼就能看见城内所发生的事。当耶稣和宗徒以及那新门徒正在聊天,祂看见迎面而来送殡的行列,随行者哭得震天价响,很像东方的文化色彩。
“我们要去看看吗?师傅。”大家问。已经有不少的恩多尔居民冲上前,一探究竟。
“好,我们去。”耶稣心甘情愿地说。
“啊,一定是个男孩!你看担架上放满了鲜花和彩带。”克黎约特人犹达斯对若望说。
“也许是个童女。”若望回答。
“不,肯定是一个青年人,因为从他们用的色彩可以得知。而且担架上没有香桃木…-”巴尔多禄茂说。
送殡的队伍从城门出来。由于担架扛在挑夫的肩膀上,无法看清楚状况,只知道是具尸体被绷带裹住,再用白布覆盖着。从外观看来是个大孩子,因为身长与担架齐平。
一位头戴面纱的妇女走在担架旁嚎啕痛哭,由亲戚或友人搀扶,她是这哭哭啼啼的行列中,唯一真诚的人。当挑夫踢到石子或因地面不平,而步履蹒跚晃动了担架,那母亲立即呻吟:“啊!不,请小心!我儿已饱受了折磨!”便举起她颤抖的手,抚摸担架的边缘…由于无法再多做什么,她只好亲吻着白布,和被微风吹拂而轻抚尸体的彩带。
伯铎心生同情,他炯炯有神的眼睛泛着泪水,小声说:“她是母亲。”但伯铎不是唯一为此情此景而动容的人,还有热诚者、安德、若望,甚至乐天派的多默都闪着泪光。
犹达斯依斯加略低声说:“如果那是我!啊!我可怜的母亲…”
189.2 耶稣的眼睛闪耀着如此之深,令人难以直视的甜美仁慈,祂走向担架。
那位母亲哭得更加响亮,因为送行的队伍转个弯,就抵达敞开的坟墓。当她看见耶稣想要触摸担架,便用力把耶稣推开。
我(华多达)不知道在悲痛中她怕些什么?那妇人大叫:“他是我的!’瞪大了双眼看着耶稣。
“我知道,母亲。他是你的!”
“他是我唯一的儿子!为什么他死了!他是那么乖巧和可爱,是我的喜乐,而我又是个寡妇。为什么呀?”受聘的哭泣者更大声地哀嚎,衬托着妇人的哭诉,就像歌咏团的合音…。
“为什么是他,而不是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并不公平!年轻的必须生存,不然我为什么要撑破子宫把他生出来?”她疯狂和绝望地捶打自己的腹部。
“不要这样!别哭,母亲。”耶稣把她的双手紧紧握在自己的左手,同时用右手轻拍担架,对挑夫说:“停,放下担架。”
挑夫们顺从地放下了小床,立在四个脚架上。
耶稣一手掀起覆盖尸体的白布,露出了死者。
那母亲悲伤中呼唤儿子的名字:“达尼尔!”
耶稣仍然紧握那母亲的双手。祂站起身,气势磅礴、眼睛发亮…脸上闪耀着行神迹时,大能的尊威!然后放低祂的右手,声音如雷贯耳命令说:“年轻人!我告诉你:起来!”{参路七:11—17}
189.3 那去世的男孩,全身包裹着绷带,在小床上坐了起来,喊叫:“妈!…”孩子结结巴巴,惊慌呼唤着母亲,显得极度恐惧。
“他是你的,妇人。我奉天主之名,把他交给你!帮他解开殓布,你们欢喜吧!”
耶稣准备离去…似乎不太容易!群众将祂挤到担架上。身旁的妇人忙着解开绷带,她动作迅速,因为孩子不停地哀求:“妈妈!妈妈!”
殓布和绷带都被解开,母亲和儿子相互拥抱,没去理会黏糊糊的香膏。母亲并利用同一条绷带,替孩子可爱的脸颊和双手,把香膏抹掉。由于他没有可穿的衣服,母亲便脱下自己的斗篷包裹孩子,还不断爱抚着他…。
189.4 耶稣看着妇人…注视这对亲爱的母子,如今己不再是担架而是小床,祂流下了眼泪。
依斯加略人犹达斯,注意到耶稣流泪,便问:“祢为什么掉泪,我主?”
耶稣转身看着犹达斯,说:“我在想自己的母亲…”
简短的对话,吸引那妇女注意到了恩人;这母亲牵孩子的手、搀扶着他,因为孩子的四肢仍然有些麻木…两人跪在耶稣脚前,妇人说:“我儿,你也一样赞颂这位圣者,是祂复活了你,把你还给了母亲!”她俯下身去亲吻耶稣的外氅。
群众现在欢声雷动,高唱贺三纳,赞美天主和祂的默西亚!如今,众所皆知耶稣就是默西亚,因为宗徒们和恩多尔的居民,责无旁贷向群众介绍这位行神迹的是谁!
众人高呼:“以色列的天主应受赞美!默西亚,上主的使者,当受颂扬!耶稣,达味之子,应受歌颂!在我们中间兴起了一位大‘先知’!天主实在垂顾了祂的子民!阿肋路亚!阿肋路亚!”
189.5 耶稣终于能抽身进入城中,群众兴高采烈拥戴并跟随着祂。
有个男人奔向耶稣,深深鞠躬说:“请祢光临寒舍,留下来。”
“我不能。为了赴逾越节,除了既定的行程外,不能再停留。”
“再过几个小时,太阳就下山了,而且今天是星期五…”
“完全正确,我必须赶在太阳下山前到达目的地。无论如何,我仍然感谢你,但请不要勉强我。”
“我是会堂长。”
“所以,你的意思,是你有权要求我啰。人哪!假如我晚到一个小时,那妇女就无法获得一个复活的儿子了;我还得去其他地方,那里有不幸的人在等待我。别太自私,免得延误他们的喜乐!我一定回来和你在纳因城好几天。现在让我走!”
男人不再坚持。他只说:“一言为定,我会等待祢。”
“是的,平安与你和纳因的居民同在!还有你们恩多尔的百姓,平安和祝福与你们相偕!回家去吧。天主透过神迹,跟你们说了话!自己要努力藉由爱的力量,使你们的心复活于‘善’(即:天主)。”
大家欢唱着贺三纳!群众让耶稣离去。祂从城中的斜角走向郊区,往厄斯得隆平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