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独身生活中的性知识-走在圣召路上-天主教星的家园 
星的家园 / 图书 / 走在圣召路上 内容背景: 屏幕背景:
柒、独身生活中的性知识
     

  多年前曾有过的一次调查(Ficter survey)显示三名司铎中有两名,希望是可以允许结婚的;人们要求独身宜变成选择性的。但今日在俗人士却又发现独身生活的积极面,进而倡导它。性自由成了这个世代的偶像;可惜与其他偶像一样,能以满足人心渴求的幸福。带来的反是微妙的奴隶约束,使个人在崇拜之馀,逐步毁了自己和他人。


  性有它多重层面。在此仅就两方面来谈,即性别认定和两性关系,这两方面对独身生活是有影响的。性包含生理范围,即生殖,以及精神范围,即称之为爱的情绪。在探讨性的课题时,重点似乎都放在生理的眷恋上;然而自我实现的独身者,却是能调和自身生理与心理整合为一的。观察显示这样的人不为性的问题而忧虑,他们人格上不会呈现性欲的冲动。自我实现的人在情感方面已臻成熟,灵性方面也有所满足。也只有这样各方平稳调和的人,方足以忠贞于所投注的独身生活。

  确立自己的性别

  性的基本功能是性别认定。如果一个人未能接受且重视自己的性别,便不可能展现健康的自尊自重。混合不清的性别认定,造就出复杂的人格;不接受性别,会形成不自觉的自我厌恶,和一个满是敌意的人格。

  对性别的接受或不接受,始于孩提时期与父母的关系。父母的接纳与否,奠下自我接受的基础。文化倾向或家庭因素,使得男孩很受重视;或是相反的状况,都影响自重自爱的成长,也会是日后各种性困扰的原因之一。

  英国著名剧作家王尔德即是一例,他是被公认为同性恋者。基于对父亲的排斥,不自觉地便否定自身的须眉气概。他的母亲还变本加厉地,从小把他打扮成女娃娃的样子。

  小罗斯福则很幸运从小有位健康的须眉形象的父亲,因此他能接受并欣赏自身的男性性别;在这一点上,王尔德则是被剥夺了。当他排拒一个他认为可恶的形象后,便觉得和母亲认同是很好的,因此不自觉地吸取了非男性的态度。

  孩提时代拥有健康的男性形象的男孩,长大后由于能接受自身的男性,而能发展出稳健的自重性格。在他们的观念里,身为男人意味着勇敢、诚实、力量,以及一颗高尚的心。一个真正的男人,是有能力保存和护卫,而不是剥夺和爆发。

  母亲对须眉性的影响

  据学者专家探讨,统御型的母亲似乎在强化儿子的男性认同之际,同时又给予孩子温和而高尚的影响。麦克阿瑟将军之母就是一例。统御型的母亲,一般而论,散发内在生命力和一种自主的情绪,能够明辨事理和倾听直觉,也都显得勇敢而对生命真相透视较正确。

  抑制型的母亲则正好相反,将自己和儿子孤立。受母亲抑制的男孩,当然不能与同年龄层的人建立良好关系,因为没有情感的成长空间。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毛泽东三人的母亲是抑制型的,而父亲则是粗暴残酷的。这一现象倒也满值得注意的。

  抑制型的母亲养大的男孩,多半是没有结婚的;即便结婚了,也常有婚姻上的困难。有些男人一开始便反抗父亲的支配,但却一辈子为母亲所驾驭。

  没有人能说自己的父母是完美无缺的;但能拥有人格整合、情感成熟的父母,确是一大天恩。一个人成长后,人际交往上的成败,奠基在他和父母所建立的关系;成年后要有令人满意的交际能力,必须在孩提时期,与父母及家中其他人员,先培养良好的往来关系。

  对性的接受

  过去的灵修观念太着重灵性这一环,且排拒人的生理层面,结果使得献身的独身者,排斥身体而导致憎恨自己。难怪在司铎生活或修会生活中,出现英雄式的圣者,但也出现厌世愤俗一点都不可爱的人。

  性这一事实被忽略否定了,当然就不能帮助修道者发展健全平稳的人格。在献身的独身生活中,始终未能习得情感与性的整合,一种压抑的生活模式,当然带来情绪上的困惑、不稳健,甚至造成性发泄。

  能拥有爱的能力,全在于能接受整个人性,而性是包含其中的。性同样是天赐恩惠,目的在构成一个人的完整和成就。若不将此视为天恩加以重视,必会误用它而导致破坏。接受重视一项赏赐,必会用心认清它和它的功用,并设法好好善用,为自己带来幸福。

  如果说有一个特别的典范,等着献身的独身者去见证,那便是昭告全人类,性的意义不仅在享乐和传生后代。在天主的计划里,性在灵性生活的成就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整体人格与神圣人生,是在将性与灵修整合之后获得的。独身生活者的忠贞,并不在于如何压抑性欲,而在于当事人如何接受了它,将它升华至灵性价值,结果呈现一个和谐稳健的快乐人格。已公然奉献独身的人中途违背,那简直就是地狱之苦;不忠于自身的承诺,是会造成人格的支离破碎的,接着而来的混乱不安必终必导致自我毁灭。

  重视内在动力

  任何用具在使用时都需要一股动力,以确保它的运作。动力来源可能是电、电池、煤或瓦斯。生命的创造者也为人类配备了必需的动力,以便每人达成自我实现。性是一大动力,很可惜佛洛依德只将它局限在生殖作用;其实性的动力包含爱的情绪、同情、仁慈、勇气,以及为他人牺牲生命的心愿。人与天的交往、与人的交往,以及宗教感情的经验等的能力,都是靠性的动力带动的。一个成熟的独身者,是懂得重视这股内在动力的,也清楚知道从它发出的两项信息:

  ——在相爱、慈悲、贞洁、自我给予中享受快乐和成就。

  ——在感官和性交中享受快乐。

  性的动力虽是强大的,但天主也给了我们自由去作选择。问题就在我们善用这份自由吗?或仅是随着本能要求打转,任其控制?

  独身者的责任

  司铎们独身,显然地不是因为排拒性。排拒身体上的任何一项功能,就是排拒了整个人。独身生活是一种志愿的选择,超越婚姻及生育的需要,以达成另一种需求,建起与天主间的一份个别关系,且履行天主所信托的使命。

  司铎们当然了解祭司生涯的全部意义,他们献身爱天主,并在爱人及服务人中侍奉天主,如果说接受司铎品位时,对独身生活的要求含混不清,实是不负责的行为。在往后的岁月里,必然困扰丛生,甚至身败名裂。不负责任的决定和行为,往往是由于否定了两项有力的需求,即被爱被肯定的需求,以及正常的荷尔蒙和性腺分泌所激起的亲密需求。爱的需求远比饮食、性欲的需求强得多,人从出生到死,一直都在渴求爱的滋养。一个成熟稳健的人,在满足各项需求上,是懂得如何选择取舍的。独身的人一定要面对全部的需求,然后决定如何应对它们;常持信赖天主之心,而不要只管压抑或避而不碰。躲避或压抑只会构成紧张,迟早会爆发出不相称或破坏性行为的。

  需要肯定

  受肯定的意思就是身分尊重,对司铎而言就是他本人及他的祭司身分都受到尊重。不受肯定的司铎,必然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于是便会找寻各种方法弥补所失缺的。韦若瑟(Joseph Wade)在他的书《Chastity,Sexuality and Personal Hang-Ups》中指出,在和睦亲切的家庭中成长的人,较其他人能适应独身生活。

  一个人从婴儿期开始,渴求的就不仅是食物,同时也渴求情感方面的滋养和温柔的身体触碰。父母或其他人的怀抱接触,为孩子奠下安全感;幼年时缺乏来自身体及情感方面的肯定,长大了在这些方面就显饥渴,在青少年期就真会为此而出卖身体。修道生活中,有人在中年后发生与异性相恋或同性相恋之事,并不是没有缘由的。这种饥渴甚至有可能让独身者怀疑圣召,或以为自己逐渐失落圣召。

  切记!天主是永恒不变的,他一旦召唤了,那一声召唤便永远存在。进入婚姻生活并不能解决那份饥渴;有修道者如此做了,但却失望地发现反倒构成更多的困扰和不快乐。一个缺乏爱护和肯定的人,所需要的是成长,而这份成长要靠专业者的帮助,或者一份特有的天恩引领突破。

  爱与肯定的满足

  基督清楚知道宗徒们的需要,他藉着友谊满足他们的需要:

  我不称你们为仆人……我称你们为朋友,因为凡由父所听来的,我都显示给你们了。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选了你们,并派你们去结果实,去结常存的果实。(若十五15-16)

  基督真是肯定了宗徒们!“我称你们朋友”,“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选了你们”。如此这般的肯定和爱,给了宗徒力量,强化他们的忠贞情操至死不渝。基督的领导是肯定型的;权威型的领导难以激发忠诚信实。司铎是需要友情的,同性和异性的都需要;同性的友谊强化自身的须眉气,而女性友谊却能给男性一份补充。

  两性关系中的力量

  良好的两性关系的建立,基础仍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上。一名司铎对女性的关系,肇基于他和母亲及家中其他女性间的关系。母亲或其他女性成员,总是尊重他、陪伴他走过成长的岁月,那么这名司铎对待女性的态度是信任的,不会有害怕回避的感觉。他能建立健康的女性友谊。如果他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入了修院,未有机会经历正常的心理及性欲的发展阶段,那么有可能在成年、中年后,甚至老年时,产生青少年期的那种浪漫感。天主给我们的是一个逐步进入完整的生命,一旦受到忽略就会产生情绪上的混乱。正常健康的两性友谊,是要靠稳健的情绪来维系的,才不致产生伤害性的影响。

  假如母亲是权威型、主导型的,那么成长中的男孩,虽说要依靠她,但也会有一种反抗,对母亲产生一种消极的态度;日后不自觉地对所接触的女性,也持消极态度。所以,有些司铎与同工的女性处不好,因为他们害怕会受到控制或支配。女性让他们恐惧,让他们有受威协和不安的感觉。

  一名司铎的男性友谊则深受父亲的影响。同样如果很幸运有位角色扮演明确的父亲,自幼从他那享受肯定和爱护;那么这名司铎与同道的相处,与其他男性朋友的交往,以及面对男性权威形象等,都不会有什么困难。他能信赖男性权威,在工作方面也很能和同性别的人员合作沟通。反过来说,如果父亲是情绪制造者,那么这名司铎待人多显不信任。换句话说,自幼心存情结伤痕的人,若要能和他人间形成好的关系,首先应求助于专业人员的辅导,疏解心中的抗拒、怒气和恐惧等。抗拒父亲的心态最终会导致抗拒自身的须眉气概;但也有可能吸取、模仿了父亲的粗暴,而同时对男性权威及所接触的父性角色,表示气愤和抗拒。

  在修院教育中,先认清每名修生的成长背景,并给予适切必需的协助,是很重要的。修生们受到肯定重视,并学习肯定同修共进的伙伴,也是同样的重要。在司铎之间,彼此不能相互接纳、相互肯定,对平信徒和其他在俗人士,都有负面教化作用。当然,不能说这是常有的现象,不过教友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位神父对另一神父无情漠视的一瞥,很容易就看见的。

  亲 密

  亲密可就两方面来谈:

  1、灵性的亲密奠基于爱、尊敬、重视。灵性的联系所建起的关系,是安逸和扶持的资源。彼此都真诚地尊重对方的廉洁,也诚心关怀彼此的幸福愉快。

  2、性亲密是以躯体的接触表达爱,婚姻生活就是一例。这样的亲密接触也有可能空泛无爱的;它也可能只是心存剥削、利用对方的一个行为。

  独身者与一般人完全一样,在人生路上是需要亲密经验的。一个人能有多少灵性亲密的能力,全看他有多少爱的能力。就一名司铎而言,好好奉行独身生活,需要在天主以外,培养一份与人的灵性亲密关系。

  培养灵性亲密的能力,同样是始自家庭。双亲都能对孩子自然流露感情,在纪律要求上是温文有礼的;那么孩子也就学会在情感和身体上,作节制性的传达。这个节制能力正是为成年后的灵性及身体铺路。

  友谊对独身者是很重要的,它能加深他爱的能力,提升他的灵性生活。以信徳慧眼看到朋友心中的天主,这便是灵性亲密的基础。当然,在这份亲密中,当事人情感便是灵性亲密的基础;当然,在这份亲密中,当事人情感的成熟稳健是不可缺少的。若不幸成年的情感状况仍停留在青少年期,此时要求亲密的心愿同样浮现,但就需要另有协助先跨越此幼稚期。一名司铎或修会人士,不应在冲动中要求还俗而结婚,这一点认识是很重要的。未接受适当的辅导之前就进入婚姻,那将是一场败仗。滞留在青少年情感期的修道者,从婚姻中寻求所渴望的爱,而不接受治疗或辅导,势必被婚姻生活中的现实要求压倒,接下去的便会对对方产生厌恶感,会有受骗的感觉。

  友谊对独身者是重要的,一份健康有利的友谊应是怎样的呢?健康的友谊应具有下列特征:

  1、相互珍惜。真实的朋友是相互重视和肯定的;彼此了解也接受双方的限度和过错。

  2、尊重廉洁。真实的朋友重视对方的廉洁和名声。对朋友的能力及弱点都很敏感;珍惜朋友的能力之馀,绝不会利用他的弱点的。

  3、不占有不主控。双方都臻成熟之境,方能建立真正的友谊,彼此能互敬各人的自主权。一旦出现占有及主控的现象,友谊也中断了,变成依附关系了。

  4、独身者之间的友谊不触及性行为。独身者之间的友情一旦沦为性交,势必丧失自尊而充满罪恶感;当然彼此间的身分尊重也消失了,最终将导致相互怨和怒。

  5、健康的友谊促进情感与灵性的成长。真朋友是彼此鼓励进步成长的,他们不害怕相互面对真相,彼此鼓励忠于所投身者,相互提醒所追求的最高灵性目标。

  一份真正的友谊,在交往中总不要忘却性的存在,大地没有“天使友情”这回事。握住自身的男人气概,坚强、廉洁、忠于自己的献身之馀,对待他人时要温和怀有一颗敏感的心。基督从不羞于表达情绪,他是温和而善体人意的,因为他让自己做过有感觉的人。一个僵化自己的感觉的人,迟早会变得麻木冷酷。

  天主并没有要人在女性和引诱之间划上等号。一个女人是能够提升别人,使之更显高尚的。标准实例便是救主的母亲玛利亚,她能促进一个激发生机、推进成长的关系。她以温和的支持及体谅对待受困者,以爱心和同情心接待人,毫不在意人的限度。

  完整的男性独身人格的标准模范,当然就是基督,但一名司铎如果未能以规律性的祈祷,和基督建立一份私人的友谊,那么这标准模范是影响不了他的。另一方面,圣母的完备女性也是司铎生活中的一份启示和指引。与圣母建立一份私人关系,能对真正的女性有所了解;但更有意思的是能认清男性的真面目,尤其是以她的爱子为模式而形成的面目。

  女儿,放心罢,

  你的信德救了你!

  (玛9:22) 


天主教星的家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过信仰生活,提供日常信仰生活所需材料,是受圣神感动的成果。
本站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加入共同完善网站内容,只因这是属于主的一份工作。
欢迎联系我们并加入:关于天主教星的家园

友情网站
圣母玫瑰园
小德兰书屋
梵蒂冈新闻
耶稣是主

APP已暂停下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