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们都需要比我们应得的更多的爱-爱是一切-天主教星的家园 
星的家园 / 图书 / 爱是一切 内容背景: 屏幕背景:
第三章 我们都需要比我们应得的更多的爱
     

    在德国哲学家史培雷(JorgSplett)的一本书中,我从冗长复杂的句子里发现了这句简单的珍品:「每个人都需要比他应得的更多的爱。」多明白,多真实,无须学术性的解释,却意义深奥。读到这句简单的话,所胡浮现在我们脑子里的人都印证了一个事实:人们需要的爱超过他们应得的爱。也许你想到的是不个不知名的异乡人,一个流浪汉或一个吸毒的人,但你不必想到超出认识范围以外的人。其实在你周围,在你身边,都会发现人们需要的爱超过应得的爱。深入反省一个,山中圣训的某些精神在我们心中不断滋长,仁慈和怜悯是任何团体都需要的。


    这个说法也适用於家庭。这话形容的正是我,我就是这样的人我需要的爱超过我应得的爱。若深入探讨这句话,应在意它所提到的两个事实:第一,我需要爱,其次,这个爱超过我所应得的。


    我需要爱!每个人都有许多才能。大自然在传播新生命的种子时不但不节省,反而很浪费,天主赐予我们礼物也是这样。想想我们的才智及其无限的潜能,的确是非常宝贵的天赋,而这只是诸多能力中的一项而已。有人双手灵巧——有创意的人能设计或修理任何东西,这是特殊的才能。有人心智灵敏,则终将超越众人。如果我们广义地看才能一词,可以说每个人都拥有许多才能。


    像大自然一样,我们的天赋能力也需要有合宜的气候,才能够充分发展。寒冷萧瑟的天气,开不出花朵,也长不出新芽,因为开花发芽的风险太大。但春天来临,天气回暖,花苞绽放,绿树发芽,给人带来盎然的生气。这就是我们的样子。生活的环境冷淡疏离,我们不敢贸然开放自己,天赋能力自然隐藏封闭起来了。


    在柏林,商店打烊的时间规定严格。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商店打烊前,我到超市去买东西,当时所有柜台都结束营业了,只留一个还开著,这个柜台的顾客排成长龙,每个人都显得不耐烦,不满其他柜台关得这麽早。可是我发现排在前面的人好像心情都不错,起初我想大概是因为马上就轮到他们结帐了吧。当然这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我立即发现还有另一个原因。原来结帐员前面有一个拆封的糖果盒上面写著:「我们是以爱做成的,请以爱相待。」就这麽简单的一句话,使焦躁不安化为和善的微笑。我们需要这样的提醒。


    德国神学家兼人文历史学家毕塞尔(EugenBiser)的宏观视野,将当代的困扰化约为三个基本问题——活动过度、孤独及焦虑。生活在由此三大基本问题形成的氛围中,我们非常需要那张结帐员前面的建言使气氛变得愠馨和缓。诗人聂鲁达(PabloNeruda)用了一个很美的意境来形容:「但愿我能给你们,春天为樱桃树所带来的。」


    我们的精神需要爱,就像身体需要空气一样。唯有如此,一切蛰伏在我们内心未知的可能性才会展现出生命与成果。爱与被爱使我们的孤独化为亲密,焦虑化为勇气,如雅各伯梦中所见,上天之门开了(创廿八10-19)。诺瑞诗(KathleenNorris)在《奇异恩典》1一书中提到一个简单但吸引人的经验:


    今年春天的一个早晨,我在机场出境室看到一对年轻夫妇带著一个婴儿。小婴儿专注地看著来来往往的人,每当辩识出一张脸孔时,不管这人是谁,不论老少、美丑、笑脸、抢容或愁容,小婴儿一概报以愉悦的笑容。这个景象真美好。刹时,单调的登机门变成了上天国之门。看到小婴儿和愿意逗他的人一起玩,我就像震撼而敬畏的雅各伯一样,因为我体会到天主就是这样看著我们,他凝视著我们的脸而感到愉悦,看著祂所造并认为好的人,与其他受造物在一起……我怀疑只有天主,及充分被爱的婴儿,才会这样看人。


    耶稣告诉我们:「我父受光荣,即在於你们多结果实,如此你们就成为我的门徒」(若十五8)。天主希望我们活得有价值,祂的计划是我们能结果实,结实累累,如此天主就能受光荣了。是的,这样的生活光荣天主,所以在接下来的一节中耶稣揭示丰硕结实的秘密「正如父爱了我,同样我也爱了你们,你们应存在我的爱内」。


    丰富的生命轴心在於:偕同基督存留在父与子的爱内。如仳一定会开花结果。存留在这样的爱内,不只是凭偶尔想想。存留在这样的爱内意谓,天主的爱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安全,我们的喜乐。唯有如此,我们才会有丰富的人生。


    十七世纪奥地利诗人神父石勒修(AngelusSilesius)勇敢说出:「没有任何事,任何人比我更美,因为天主——美的本身——爱了我。」这正是耶稣基督所愿——我们知道自己在天主眼中有多珍贵是天主引诱了我们,与我们谈心;获得我们的爱对天主而言意义重大。古老的犹太谚语这样说:「人人面前都派来一位天使向他宣报,『为神圣者的肖像开路,愿天主赞美』。」又说:「不要小看你自己,因为天主没有小看你。」向天主求恩,能像天主看我们一样地看我们自己——被爱胜於一切。


    我需要爱——但如今却成了吊诡——因为我需要的爱超过我应得的。我的成就始终无法满足。我们活在疯狂追求成就的社会中,一切都得用「赚」的,如果成就低於需求,就有麻烦了!尽管如此,我们所需要的爱始终超过自己应得的爱。这个「超过的」应该当作礼物,我们称之为恩宠,每件事都因这个「超过的」而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多给我们就多取。如果给了,我们却没领受,生活仍会陷在软弱的重轭之下。确实,最大的困难,可能还是在於领受。我们岂会不知道施比受更有福(参宗廿35)?而且,我们岂不总是被教导施予甚於领受吗?尤其我们多数人都没准备好接受超过自己配得的爱吧!


    还有一个困难。大家都知道爱这个字有很多种意思,对有些人来说,爱是浪漫的,但对很多人来说,生理需求才是最主要的;有些人把爱诠释为无私,还有些人努力追求精神的爱,欲远离滚滚红尘的喧嚣。爱,不但有多种意思,也有多种形式,夫妻之爱,父母亲情之爱,子女孝亲之爱。有修会团体的爱,有堂区团体的爱,有朋友之间的友爱。所以爱的形式有许多种。


    方舟团体的创始人文立光(JeanVanier)对於爱的形容触及了核心:「让另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美。」爱的意思是,显示给另一个人知道,他(她)自己多美。人不能单靠自己发现,就算用镜子也不够。所以我们都需要另一个人,做到这一步,爱就实现了。


    信与爱相互交织。和爱一样,信扎根於日常生活的急迫性,触及心理层面,从个人生活的切身经验中,到一定程度时,成为信仰。信仰和社会有关联性,自己一个人无法单独成为信者,一定要在团体中,在和别人来往、交换意见当中。我个人的信仰也受教会政策的影响……


    《若望壹书》(四16)触及我们信仰的核心:「我们认识了,且相信了天主对我们所怀的爱。」按若望的想法,信仰的本质是相信天主对我们的爱。天主对我们的爱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个人的,不是普遍原则,而是按每个人真正的样子(不是按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赋予我们勇敢且具创意的情感。


    真正的信仰包含天主的形象及我们的感受。有些人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接受天主的爱,一旦碰到个人问题就裹足不前了,他们说:「当然天主爱每个人,不过不会爱我,我是例外。」这个态度似乎要证明一种不被别人接纳,不被别人所爱的锥心之痛。真正的信仰一定是完全个人的。千万不可低估完全相信天主无条件地爱每一个独特的我是多麽困难,而这正是我们所说的「信仰」单凭自己无法获得,信仰是仁慈的天主所赏赐的特殊礼物。


    最近有一本关於《圣咏》的法文书2,称信仰为「对爱颤栗的肯定。」的确,信仰是爱的肯定,但千万不要视这种肯定为理所当然。信仰的确实让人又敬又畏,但它的深奥也足以把人推向不信的边缘。我们因自己的不值,惰绪与惊讶而不安,我们感到挣扎,极度抗拒,认为绝非如此,这一点不适用於我,跟我过去的生活不符;这太震惊了,今人难以置信,我竟彻底为天主所爱。套用魏德克(MacrinaWiederkehr)的话「天主,请帮助我相信关於自身的真相,不管有多美!」认真接受这个事实,信仰就会改变我的生命了。相信天主对我这种不寻常的爱,让我惊讶不已又无限感恩。为什麽是这样呢?这是真的吗?我真的这麽好吗?


    这是我们的信仰,天主爱我,使我存在,我来自天主的爱,不仅在我出生的那日,也在每一天,每一刻。所以天主对我的爱,真是我生命万古常新又永不涸竭的泉源。


    多年来,我一直跟一个牧灵问题角力,问题尚无定论,不过越来越清楚了。我经常思考有些人不相信天主的爱会归向他们个人。我们都认识一些缺乏快乐童年的人,他们在家中没有体验到太多的爱和温暖,生活在严苛的期待下,必须成绩好、表现突出,才能赢得父母的爱,如果成绩一直落後,日子很难熬。孩子觉得自己受到惩罚。有些人的经验更可怕,他们童年时遭受过性侵害,可能是亲戚,甚至可能是父亲或母亲,要这些人相信天主的爱,当然特别困难。对他们而言,爱不可能是自明的,反之,有爱的念头会碰到痛苦与愤怒的顽强抵抗,这不是事实,绝不会是真的,与他们的生活全不相同。这样的人怎麽可能相信福音是喜讯?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为这个棘手问题找到出路。神学上有一个学派的思想在众家思想中,最为巴特(KarlBarth)和潘霍华(DietrichBonhoeffer)所津津乐道,他们特别强调天主的不同:祂是「全然他者」。这个神学思想传统源远流长,可以回溯到第一世纪,称为反面(apophatic)或否定(negative)神学,主张我们无法从人的经验和观点正确谈论天主。神秘学对这个事实经验深刻,天主是截然不同的一位,尤其当我们谈论天主的爱时更是如此。天主的爱绝对而完全不同於人所经验到的爱。为了真正相信天主的爱,我们必须在信仰上大幅跨越。


    我们要从人性之爱的经验进入天主之爱这全然不同的领域。当然,以信仰跨越来做比喻有其限度,可能让人产生一种印象,好像只要一次跨越,就能到达彼岸。事实没这麽简单,我们得一而再,再而三的跨越。


    信仰促使这个大幅跨越得以进入未知的圣爱境界。一个人早期若有不愉快的经验,或者根本缺乏爱的经验,必须有莫大的鼓励和勇气,才能冒险跨越。无论如何,没有人能免於这个跨越。即使自幼生长在幸福家庭里备受宠爱的人,也必须要做这样的跨越。通常这样的人可能会藉故拖延,拒绝跨越,安於停留在昔日美好的家庭经验中,宁可相信圣爱就是如此,只不过再圆满些。如果这样想,对天主圣爱的意识就还不够。每个人都要跨越,谁能说这个跨越对他是容易或困难呢?两个出发点各有其困难。一个在人性之爱上缺乏经验的人,也会同时渴望比以往经验过更有意义与更快乐的事。一个有太多事可以感谢的人,也不应该把天主的爱限制在自己有限的经验中。每个人都能在跨越中发现不可言喻的恩宠:远超过我们所求或所想,已无条件赐予我们的爱。


    天主的爱完全不同於一切人类的爱。天主的爱是无条件的,甚至不因我们的存在而设限。事实上,天主在我们存在前就爱了我们。人类的爱总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天主的爱绝非如此,祂的爱截然不同。


    天主的爱不以任何东西为凭,这话也许会让人有些失望。我们比较喜欢这样想,天主爱我,因为我虔敬无私或因为我的个牲,我的个人特质。现在听说天主并非依据这些「东西」而爱我们,自然顺理成章地要问:「天主的爱会临到我身上吗?」答案为不堪当的是。你。


    因你的个性,在所有人当中是唯一而独特的,被天主无条件的爱和难以想像的忠信与热忱所爱。然而你什麽也没做,用不著去提醒,诱发或赚取祂的爱!早在你存在以先,就有这爱。天主的爱不为什麽,我们应该感激这个事实。如果天主的爱以其他东西为凭,而这些东西是会朽坏的,整个结构也就跟著垮了。当然这个情况不可能发生,因为天主的爱不以任向东西为凭。


    雷斯博克说:「天主的爱深不可测。」不论我们沉浸於天主的爱内有多深,都不会碰到底,因为没有底。天主的爱没有止境,没有终点。真是难以想像,因为我们的想像力实在有限。没有界线的东西很难理解。我们的想像中总会出现一些界线,也许有些东西超越界线,但我就是无法想像。天主的爱没有限度,深不可测,没有界线,实在很奇妙,是基础和来源。天主的爱稳固坚定,可靠无比。


    诺尔(PeterKnauer)简洁有力地说出:「天主的爱以祂自己的尺度为凭,而非我们的尺度。」这是对天主全然不同的爱的另一种说法。我们靠别人来衡量自己的爱,所以爱的程度因人而异,视别人的个性特质及自己的感情限度而定,可是天主不用任何标准衡量,祂的爱没有止尽,谁敢说:「天主从这儿开始,到那边结束。」天主爱因为祂就是爱,我们去爱—但天主是爱。


    「在宇宙万物中我们有一个开始,而天主在爱内创造我们,没有起始」(诺威治的茱莉安JulianofNowich)。我们来自于爱,这爱是永恒的,且完全包容我们,包括我们的阴影、不足、失败。《智慧篇》进一步说「我们即使犯了罪,仍是祢的,因为我们承认你的主权;我们既承认我们原属於祢,我们就不再犯罪了」(十五2)即使我们犯了罪,天主的爱依然承担我们。这真难以想像。犯罪就是拒绝天主的爱,但纵使我们否认天主的爱,爱依然存留,且不会让我们失望。没有人敢说自己完全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拒绝生命之源的爱,但同时靠它生活,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锯断自己栖息的树技,却不会趺不来。不过,可别真的拿自己花园中或树林里的树来开刀!但对於天主,这是可能的。即使我们犯罪,天主仍不会让我们失望,天主从人的有限中无限地爱了我们,这个爱深植於我们的生命中,远比我们的限度或习性更深远。天主的爱不以我们这样或那样为凭。天主的爱是我们的根源,是我们的家,耶稣邀请我们永远留在那里。


    拉内神父3某个圣诞节讲道的结语,为本章做了很好的总结,可以丰富我们的个人祈祷:「天主把祂最后的、最深的、最美的话交给了世界,祂的话成为血肉,这话就是:『我爱世人,男人和女人。我在这里,与你们同在。我是你们的时间。我擦去你们的眼泪,我是你们的喜乐。不要害怕。你们不知如何前行时,我和你们在一起。我在你们的痛苦中,因为我自己也受过折磨。我在你们的需要以及死亡中,因为从今开始我与你们同生共死。我是你们的生命,我答应你们:生命为你们同样在等;门扉也同样为你们而开。』」


    祢滋养及维持这个世界


    日复一日,


    不论我们往何处去


    祢都同在


    比欠所设想的更周全


    我们感谢祢的临在,


    隐密地,脆弱地


    但忠诚不渝地,处处都在。


    我们相信并依赖祢而生活


    如同我们依赖食物


    如同我们如饥似渴地寻求平安


    今天以及每一天,直到永远4。


    注释:


    1《奇异恩典》(NewYork;N.Y.:RiverheadBook,1998),页150及其后。


    2SurLalyreadixcordes,byBlaiseArminjon,S.J.(Paris:DDB,1990),p.131.


     3参阅KleinsKirchenjahr(Muenchen:Arssacra,1954),pp.15-16


     4大部分结语摘自《祢的圣言临近了:现代基督徒的祈祷》,史密斯(N.D.Smith)译(NewYork:N.Y.:NewmanPress,1968).


天主教星的家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过信仰生活,提供日常信仰生活所需材料,是受圣神感动的成果。
本站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加入共同完善网站内容,只因这是属于主的一份工作。
欢迎联系我们并加入:关于天主教星的家园

友情网站
圣母玫瑰园
小德兰书屋
梵蒂冈新闻
耶稣是主

APP已暂停下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