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父啊,宽恕他们吧……」-爱是一切-天主教星的家园 
星的家园 / 图书 / 爱是一切 内容背景: 屏幕背景:
第十一章 「父啊,宽恕他们吧……」
     

第十章 「父啊,宽恕他们吧……」


    现在让我们花点时间在哥耳哥达,默想耶稣最后在十字架上说的第一句话:「父啊,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路廿三34)。旧约几次提到当穷人呼号甚至诅咒时,天主俯听了他们。


    「不要拒绝痛苦而哀求的人,也不要转脸不顾穷困的人。


    不要转眼不顾乞丐,而叫他生气,


    也不要让他,那有求于你的人,背后咒骂你。


    因为,人心在愁苦中,若咒骂了你,


    他的创造者必要垂听他的哀求。」(德四4-6)


    盟约之书也同样宣布:「对外侨,不要苛待和压迫,因为你们在埃及也曾侨居过。对任何寡妇和孤儿,不可苛待;若是苛待了一个,他若向我呼求,我必听他的呼求」(出廿二20-22)。


    天主对空虚自己贫穷至极的儿子所发出的呼声,又将何等俯听呢?耶稣充满爱的恳求竟然是「父啊,宽赦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麽。」耶稣在很多场合宣布罪的赦免,但在此处他请求父的宽恕。


    这个祈祷首先是针对行刑的罗马士兵,他们用钉子穿透耶稣的手脚。确实,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完全不明白,这一天,他们例行公事中的牺牲品耶稣,究竟是谁。


    耶稣的恳求也是针对下令钉耶稣於十字架的比拉多,以及在背後策划的经师,司祭和法利塞人。这里情况略有不同,他们很清楚自己所做的是什麽。他们仔细计划,小心行事。然而,从较深的层面来说,这个恳求仍是真的,他们确实不了解自己在做什麽。耶稣这个人及他的使命,还有他和父的关系、他无限的爱,都是他们所不解的。虽然他们也略有所知,但仍关闭了心门。


    最后,耶稣的这个祈祷是针对我们的:「父啊,宽赦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麽。」如果我们想更认识耶稣,更爱他、更紧密地跟随他,那就必须专心注视他,仔细聆听,敞开我们的心门。默想耶稣宽恕的祈祷,是一次亲近他的特殊机会。


    耶稣始终教导我们要彼此宽恕。山中圣训祂说:「你们要赦免,也就蒙赦免」(路六37)。〈天主经〉中耶稣教我们如何祈祷:「求祢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这小小的「如同」其实具有爆炸性的要求。


    有一次伯多禄问:「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直到七次吗?」耶稣回答:「我不对你说,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个七次」(玛十八22)。在犹太用语中意指没有界限。除了这个回答外,耶稣还说了一个人身负重债的比喻,他的债之重远超出我们的想像。这人哀求「容忍我吧!一切我都要还给你。」主人和仆人其实都知道这个承诺大有问题,不过主人还是宽免了他的债。但他随後立即抓住一个欠钱比他少得多的同伴,因此主人召回他,谴责说:「恶仆,因为你哀求了我,我赦免了你那一切的债,难道你不该怜悯你的同伴,如同我怜悯了你一样吗?」这个比喻好像不是一个道德要求——因为天主宽恕了我们,我们也应宽恕近人——而是实际上的必要。若我们的心还没完全麻木,也了解我们到底被宽恕了多少,即使只稍稍明白,就不能不宽恕我们的近人。如果不这麽做,显然是因为我们还不明白自己被宽恕了多少。


    人的宽恕意指他因宽恕克服了愤怒和仇恨,他的心因此自由轻松了。贝纳定枢机1(CaldinalBernardin)立一个很好的典范:「天主的恩宠使我(因伪证被告)度过考验,也加深我对如何宽恕伤害我们最深的人的了解。这几个月来,我从来没有如此空虚自己,把一切交给天主。结果,我和斯德望库克(StevenCook)的和好使我充满新生命。」


    神圣的宽恕截然不同。在神圣的宽恕下,宽恕人的天主丝毫不变,变的是被宽恕的人。受宽恕的人心被融化,卸下防护罩,恢复活力。


    《路加福音》第七章叙述耶稣在法利塞人西满家中遇到罪妇一事,做了令人惊讶的解释。在这段记载中我们读到引起争议的那一段。新版美语圣经(NewAmericanBible)这样翻译:「我告诉你们为什么她的许多罪获得赦免——因为她爱得多」(七47)。这句话如果放在章节外来看,也许每个人都会读成,她的许多罪得到宽免,因篇她表现出伟大的爱,所以因为她的爱而得到宽恕。这种了解当然不正确,因为这个解释与前面的比喻相互矛盾,耶稣指出受越多宽恕,越使人走向更大的感激和爱。此外,这样的解释与整部圣经也不协调,在圣经中天主的爱是一种白白赐予的礼物,是人无法赚取的恩宠。新版美语圣经第二版(一九八六年及一九九地年)中这段圣经的译文则较精确:「所以我告诉你们,她许多的罪获得赦免,因此,她爱得多。」虽然这个译文舍弃了希腊文的微妙,但也消除了一般显见的误解,这段讯息明明白白地说,罪妇许多的爱,乃是她深切体验宽恕所结的果实。当她看到耶稣时,心中立即明白,他宽恕了她的罪。耶稣爱的凝视,完全不同於那些只想从她身上得到好处的人的目光,也不同於那些用枝徽未节指责与拒绝来对待她的法利塞人。在耶稣温柔的眼光下,笼罩她内心的冰霜如同阳光下的白雪一样融化了。她的爱被释放了,也证明了它的价值。她尽情地将自己的爱挥洒在耶稣身上。耶稣的宽恕使她的爱从禁锢中释放出来。爱因宽恕而开花结果。


    耶稣的言语和行动常表达出他无止尽地渴愿宽恕。耶稣对通奸被逮的妇人说:「没有人定你的罪吗?……我也不定你的罪」(若八10-11)。税吏长匝凯享受救恩临到家中的特殊待遇,因为人子来是为寻找及拯救迷失的人(参路十九9-10)。被人从房顶槌下的瘫子听到耶稣宣布「你的罪赦了」时惊讶不已,这本来不是他所要求的(谷二1-12)。耶稣再三宽恕。他不必等到认罪或看见悔罪的记号才肯宽恕,如瘫子之例。耶稣在比喻中告诉我们浪子回头及父亲失而复得,他已亲自活出来:「谁看见我,就是看见了父。」按柏根格鲁的说法,宽恕是爱的完成(参见第五章)。宽恕是指愿意为别人受苦而不是将他一笔抹杀。


    耶稣这个立场对我们及我个人,有何意义?天主是爱,她的圣言成了血肉,耶稣使天主的宽恕降生人间。以他全人及他的一生——特别是死於十字架的那「时辰」让我们了解并经验到他的宽恕永无止境,他的爱包容所有人。圣言也是我的救赎。「与你同在便得宽恕,我们赖此而生活。」在这里我们要停顿久一些,来消化这个讯息,让它拥抱我们、在我们内生根。天父听到耶稣的临终之言,使他的痛苦死亡转化为宽恕所有罪恶的泉源。


    接下来无可逃避的是:我是否也该宽恕别人?今日暴力攻击日趋猖獗,必须以宽恕转化暴力的浪潮,或至少要制止这股潮流。一九六一年复活节,联合国助理国务卿哈玛绍(DagHammarskjoeld)在日记中写著:「宽恕打破因果律的锁链。」仇恨引起暴力,使之正当化,而暴力相向又导致仇恨,成为一个恶性循环,撒婵的循环。宽恕解开了这个循环。我们的世界极度需要宽恕。没有宽恕,会失去人性面貌及造物主的肖像。


    宽恕并非急於敷衍或无力的藉口,如果我们不坦然面对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到底多深,永远也没办法真正宽恕。


    宽恕不是压抑,不是尽力遗忘。这不是真正的宽恕,也非解决之道。俗话说:「宽恕就是忘掉它。」民间的智慧我绝对尊重,不过在这件事上我难表赞同。遇到极不正义的事,留下痕迹,有时甚至留在肉体上,且必然留在心里。我们就是无法忘怀。这无异缘木求鱼,我也不相信这是理想。


    宽恕并不是无伤大雅的纯真!把一切都除净,好像没有伤害、一切都可以摆平。这并非真正的宽恕。宽恕不能没有骨气,只想避免冲突,罔顾信念及前後一贯,因缺乏勇气而苟且。这些讽刺的画面导致我们误入歧途。


    不肯宽恕的人一直停留在伤害他的人的权势下。让我们气愤难消的人一直控制著我们,他们控制了我们的情绪、生理、发展和精神。中国有句俗话说,寻求报复的人是自掘坟墓。宽恕绝不是软弱的表现,反而需要非常大的勇气。


    可能还有其他的错误观念。第一,在我们受伤的经验中可能藏著某些误会。也许伤害我们的人所想的与我们了解的完全不同。也许错误在我们自己这边或另一个人身上。若澄清这误会,也许我们很容易重新建立关系。


    其次,不要忘了!每一个人都比他的罪更重要,把一个人简化成他的罪是严重的不义。这麽做就是在塑造别人的形象——一个恶的形象——然後以此框住他。如果我们只看到别人的罪,就无法用公正的态度看待别人。每个人都比他的罪更重要。


    此外,纵使别人有罪,恐怕很可能我们自己也犯了罪。我们很难公正客观地看待别人的不义。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的人不多。当我们对别人的罪了若指掌时,花点时间查证和思考自己如何面对不公,问问自己是否也一样有罪,仍是件有益的事。我们对别人的罪感到愤怒时,会让我们掩盖自己的罪,这样我们只会看到部分画面,部分事实。


    宽恕意谓放弃我们原有的失望和憎恨。没错,我们确实有权生气,觉得受到伤害,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不要陷入这种感觉。我们可以将憎恨献於天主。别人真的对我很不公平,我们的失望确实是正当而健康的,但毋须困在其中。从容的放下失望,对伤害我们的人释出比他按人性标准所应得的,更大的善意。真正的宽恕取代我们的伤痛,使我们不再心怀恨意,又将之用来对付别人,我们放下那些苦涩却被视为珍宝的负面感觉,因此不再占有痛苦的优势。我们都需要比我们应得更多的爱,这是第二章的主题。宽恕要求慷慨,练习「更多」,给别人比他应得更多的爱。


    为什麽宽恕总是这麽难?我们内在某些东西想要我们停留在痛苦和理所当然的悲痛中。有如一份黑暗的宝藏,我们错占它的价值;以为它很贵重,珍惜著它。别人对我们不公不义,我们为此停滞不前,躲进角落,藏匿其中,任由自己的创伤滋长,对任何宽恕和爱的想法


    都不理睬。我们滋养痛苦和伤痛令人不解的奥秘,任其摧残蹂躏。真的,我们就这样毁了自己的生活和幸福。这也是很多人灵修生活不能增进的主要原因——因为不肯宽恕。他们在不健康的循环中打转,让神经紧绷。经常狂热地把二十年前的往事端出来,好像昨天才发生的一样。仇恨数十年如一日地滋养和继续,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是死牢。我们常在圈子里打转,却跳不出来;奔向自由使我们能幸免於此。


    或许这也是一个人失败时的避风港。有时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到失败,会责怪别人,要是对方不是这样,我们可能就会成功了。我们没办法原谅对方这个错误!有人搞砸了我们的计划,本来大有可为,结果却让我们灰头土脸,很没面子,所以我们紧抓著失望。别人害我们像笨蛋,伤了我们的名誉和感受,伤口越长越大。宽恕?谁都别想!


    在宽恕中,崭新的因素从我们的世界中破茧而出。谁想活得有创意,就必须宽恕。没有宽恕,我们就被禁锢著——困在永无止尽重复的黑暗循环中,留在贫瘠、远离天主的世界中。


    宽恕意谓选择生命,不宽恕意谓选择死亡,或一步一步走向没有幸福、没有祝佑的生活。宽恕可以更新一个人、一个团体、甚至一个民族。宽恕是一个机警的人勇敢的行为,他突破魔鬼诡诈的锁链,甚至让敌人摆脱贫瘠孤立。所以宽恕为我们和他人开启了新的未来。不肯宽恕让人际关系渐渐消失,我们被锁在凄苦、自怜和怨恨他人的冷宫里。不肯宽恕让人断绝来往,陷入隔离,失去跟男女同伴的联系,最後和现实脱节。基本上,正义并非存在於消灭恶人(如用死刑),而是从毁灭中释放他们,提供重新建立新关系的可能。唯有宽恕才可开展真正的未来,创造新的连结。这是暴力永远做不到的。谁想让对手身败名裂,让他们受羞辱、失意、挫败、不幸、忧愁,根本不明白福音。谁想消灭自己的敌人,如集中营、种族屠杀、异端裁判、死刑,就是自绝於未来,不能居住在天国。


    宽恕是一个独立的人自由的行动,他没有让自己被对方的逻辑牵著鼻子走。的确,宽恕很难。可是,不宽恕可能更艰难。此後苦楚和仇恨会成为生活的毒药。能够宽恕是一种恩宠和释放。宽恕最重要的是,像耶稣那样懂得,爱是「不求已益」(格前十三5)。


    真正愿意宽恕的人必须从高高在上的位子走下来,否则宽恕的努力又会退回到控诉,也难怪别人拒绝我们的好意。为了在自由和爱内宽恕,需要内在的真诚和极大的谦逊。有时,不能和好并非因为做错事的人固执心硬,而是因为被错待的一方骄傲跋扈。宽恕是慢慢地了解我们不能控制别人。


    宽恕於情於理都是很难的事,尤其如果必须原谅的,是自己的父母、长上、神职人员或朋友。此外,宽恕是一个决定,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立即生效,在心灵获得真正的自由之前,我们需要多次宽恕。也许在此拿螺旋来作比喻会有所帮助(在其他时候也是)。我们会不断旋转而毫无进展,但若能以螺旋方式移动,则每转一圈都能让我们提升一点。尽管很慢,一定会有进步。不论如何,这个比喻的重点是,在螺旋式移动中,我们每次都会碰到轨道的同一点,再次面对从同一个观点的冲突,我们总得回到同一点,才能向下一圈移动。我们得再一次原谅。这就是生活。我们不能在一次行动中大和解,而只能在持续的过程中宽恕。


    在第五章结尾处,曾提到接受宽恕是一个过程。然而宽恕本身也是一个过程。我们得愿意且有勇气、够坚持一再宽恕。这个过程可以区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我们心中产生宽恕的基本意愿。第二个阶段,让宽恕的意愿成长,但只是在理性和意志上的,心尚未转变。不过这表示我们已经上路了,已经到达较高的层次,但只是还没达到目标。然後逐渐走向第三阶段,这时宽恕确实由内心发出,苦楚消失,我们变得较为澄净。


    这三个阶段都是恩宠。以我们自己的力量,无法做到真正的宽恕,尤其伤害太深时。宽恕是我们所为最神圣的事,是爱的完成。若发现自己(还)不能宽恕,一定要小心,别责怪自己或感到失望,只要真诚渴望宽恕仍在滋长。失望常是恶神的作为。


    此刻最好的事就是去坐在十字架下,静静地默观基督,专心聆听他的祈祷:「父啊,宽恕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我心中究竟有多少思虑,


    我的天主,


    它们种下了毁灭!


    我感觉愤怒


    冷酷


    报复


    急於反击


    我让这一切冲出


    可是这并不能让我释放


    我要保护


    那伤害我的人


    免於被我伤害


    我想了解他


    感受他的需要


    记起


    我对他所有的亏欠


    我想要宽恕


    难道我的爱如此脆弱


    竟无法承受创伤?


    难道我自己


    没有伤了别人吗?


    绝不让


    无情在心中生根


    天主


    你慷慨大方地宽恕


    请治愈我们


    带领我们再度


    走向他人


    走向你


    今天以及每一天,直到永远。


    注释:


    1《平安的恩宠》(TheGiftofPeace),页五一。一生事奉天主子民堪为模范的芝加哥贝纳定枢机,竟被斯德望库克及其律师控告性骚扰。

    2SabineNaegeli,DieNachtistvollerSteme(Freiburg,i.Br.,Germany:Herder,1997),p.80f.


天主教星的家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过信仰生活,提供日常信仰生活所需材料,是受圣神感动的成果。
本站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加入共同完善网站内容,只因这是属于主的一份工作。
欢迎联系我们并加入:关于天主教星的家园

友情网站
圣母玫瑰园
小德兰书屋
梵蒂冈新闻
耶稣是主

APP已暂停下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