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9日常年期第十主日-天主教星的家园 
2024年6月9日常年期第十主日
佚名 网络收集 阅读:252次 2024-06-03

读经一(我要把仇恨,放在你的后裔,和她的后裔之间。)

恭读创世纪 3:9-15

处罚与预许

亚当背命以后,上主天主呼唤亚当对他说:「你在那里?」他答说:「我在乐园中听到了你的声音,就害怕起来,因为我赤身露体,遂躲藏了。」天主说:「谁告诉了你,赤身露体?莫非你吃了我禁止你吃的果子?」亚当说:「是你给我作伴的那个女人给了我那树上的果子,我才吃了。」上主天主遂对女人说:「你为什么作了这事?」女人答说:「是蛇哄骗了我,我才吃了。」上主天主对蛇说:「因你做了这事,你在一切畜牲和野兽中,是可咒骂的;你要用肚子爬行,毕生日日吃土。我要把仇恨放在你和女人,你的后裔和她的后裔之间,她的后裔要踏碎你的头颅,你要伤害他的脚跟。」


释义

亚当与厄娃违反天主的命令,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创三1-8),因而不敢面对天主。当天主询问亚当时,亚当立刻把罪过推到女人身上,女人又推给蛇,罪恶的效果莫过于此,造成疏离,使人与人分离、与天主疏远,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把责任推给他人,最后破坏了一切的秩序。

天主惩罚诡计多端的蛇,命牠在泥土中蜿蜒爬行,以泥土作为牠的食物。15节:「我要把仇恨放在你和女人,你的后裔和她的后裔之间,她的后裔要踏碎你的头颅,你要伤害他的脚跟。」教会传统称此节「原始福音」,踏碎蛇头是得胜魔鬼的象征。「女人的后裔」虽然也指犯罪败坏的人类,但在此特别指拯救人类的新元首基督,人与罪恶虽时时在斗争中,但最后胜利的是基督。

蛇同厄娃的对白相较天使和玛利亚的对白,前者面对诱惑无法抗拒,后者是商讨救赎世人的伟业;因此教父由第二世纪起,即称玛利亚为「新厄娃」。因她与基督密切的结合,她也踏碎了魔鬼的头颅(参阅默十二)。


答唱咏 咏130:1-2, 3-4, 5-6, 7-8

【答】:上主富于仁慈;他必定慷慨救援。(咏130:7)

领:上主,我由深渊向你呼号;我主,求你俯听我的呼号,求你侧耳俯听我的哀祷!【答】

领:上主,你若细察我的罪过,我主,有谁还能站立得住?可是,你宽恕为怀,令人对你起敬起爱。【答】

领:我仰赖上主,我灵期待他的圣言;我灵等候我主,切于更夫等待黎明。【答】

领:以色列,请仰赖上主,因为上主富于仁慈,他必定慷慨救援。他必要拯救以色列人,脱离一切罪根。【答】


读经二(我们也信,所以也说。)

恭读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后书 4:13-5:1

宗徒所注视的目标 

但我们既然具有经上所载的:『我信了,所以我说』那同样的信心,我们也信,所以也说, 因为我们知道那使主耶稣复活的,也要使我们与耶稣一起复活,并使我们与你们一同站在他前。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们,为使获得恩宠的人越增多,感谢也越增加,好归光荣于天主。为此,我们决不胆怯,纵使我们外在的人日渐损坏,但我们内在的人却日日更新,因为我们这现时轻微的苦难,正分外无比地给我们造就永远的光荣厚报,因为我们并不注目那看得见的,而只注目那看不见的;那看得见的,原是暂时的;那看不见的,才是永远的。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我们这地上帐棚式的寓所拆毁了,我们必由天主获得一所房舍,一所非人手所造,而永远在天上的寓所。


福音前欢呼

领:亚肋路亚。

众:亚肋路亚。

领:主说:现在,这世界的元首,就要被赶出去;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若12:31-32)

众:亚肋路亚。


福音(撒旦必要灭亡。)

恭读圣马尔谷福音 3:20-35

耶稣受人毁谤  因为他们说:「他疯了!」

以致他们连饭都不能吃。

耶稣到了家,群众又聚集了来,以致他们连饭都不能吃。他的人听说了,便出来要抓住他,因为他们说:「他疯了!」从耶路撒冷下来的经师们说:「他附有贝耳则步。」又说:「他赖魔王驱魔。」耶稣遂把他们叫来,用比喻向他们说:「撒殚怎能驱逐撒殚呢﹖一国若自相纷争,那国就不能存立;一家若自相纷争,那家也将不能存立。撒殚若起来自相攻击纷争,也就不能存立,必要灭亡。决没有人能进入壮士的家,抢劫他的家俱的,除非先把那壮士捆起来,然后抢劫他的家。我实在告诉你们:世人的一切罪恶,连所说的任何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 但谁若亵渎了圣神,永远不得赦免,而是永久罪恶的犯人。」耶稣说这话,是因为他们说:「他附有邪魔。」耶稣的母亲和他的兄弟们来了,站在外边,派人到他跟前去叫他。那时,群众正围着他坐着,有人给他说:「看,你的母亲和你的兄弟在外边找你。」耶稣回答他们说:「谁是我的母亲和我的兄弟﹖」遂环视他周围坐着的人说:「看,我的母亲和我的兄弟! 因为谁奉行天主的旨意,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亲。」


释义

这段经文隐约的记述耶稣与亲属之间的关系。当在群众如此的需要耶稣,而耶稣也完全的奉献服务时,他的家人却下了一个判断:「祂疯了!」这是一个特别的反应。

群众和亲属面对耶稣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马尔谷以这种叙述导引人反思,血缘的亲属关系并非绝对重要,只有当一个人看清楚、并且明了耶稣使命的意义和目的,才算是耶稣的「真亲属」。


【经文分析】

这个主日的福音选自谷三20-35。整段叙述一开始的两节经文是一个过渡,引出下面两段经文。其中第一段(22-30)是耶路撒冷的经师们恶意诬陷耶稣的故事,内容也使人明白如何分别真神。第二段(31-35)则是将分辨真神的区别应用在耶稣的亲属身上,说明谁才是「耶稣的真亲属」。


家人误解耶稣(20-21)

故事发生在一个屋子内,而「屋子」显示出一种家庭的庇护。福音叙述人群在屋内聚集在耶稣身旁,由于耶稣的临在与光芒而显得过于窄小拥挤。经由耶稣的话语和行动,一个新的「屋子」产生了,特征是透过祂被派遣到人群中,并为他们提供屋子。整个故事的戏剧性正是从「屋子」到「屋子」的发展,这两个屋子由于耶稣和祂的亲属的出现而形成的鲜明对比。耶稣的亲属不认识祂的先知性神恩,而误认为祂「发疯了」,并因此而企图将祂从「迷途」中拉回,必要时使用「暴力」也在所不惜。


经师的恶意指控(22)

福音提到经师们是由耶路撒冷下来,已经预警了耶稣将面临危险。他们对耶稣的批判明显地是基于听到有关耶稣驱魔的事件(谷一21-28;32-34;三7-12;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路十一14-23与玛十二22-32的平行文中,都先简短叙述了一个耶稣治愈附魔者的故事),导致他们恶意指控耶稣与魔鬼结盟。这个指控分成两个部分:先说耶稣「附有贝耳则步」,再强调祂「赖魔王驱魔」。第一个指控,在形式上和之前耶稣家人说「他疯了」相同(21);第二个则是恶意解释耶稣驱魔的能力来源。


耶稣的反问(23)

23-29节是耶稣的回答,在耶稣的回答中,两个误陷被综合在一起,并以分裂的主题加以对应。耶稣一开口就先针对他们的指控反问他们一个问题:「撒殚怎能驱逐撒殚呢?」(23)接着便是继续反驳这个主题的言论,在这个言论中,撒殚成为反对自己者。但是撒殚其实是反对天主者,反对祂的王权与国度。


两个比喻(24-26)

耶稣以三个比喻反驳经师们的指控,先是两个消极性的图像说明,他们的指控根本不能成立。耶稣采用的图像浅显易懂:自我分裂的王国或家庭,都必将毁灭自己(24-25);将这些图像应用在撒殚身上的结果也是必然的:如果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撒殚身上,邪恶的撒殚也必自我毁灭(26)。


抢劫壮士的比喻(27)

在消极的图像之后,耶稣的第三个比喻则是积极地诠释说明祂的驱魔行动。这个比喻图像非常生动:破门而入的强盗必须强于主人才能成功,企图到强壮之人的家抢劫,必须是更强者才行。比喻的意涵更是浅显易懂:不论邪恶者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耶稣的能力都远超过牠。


不得赦免的罪(28-29)

28-29节是一个两段式的语录,谈论不能获得宽恕的罪,并且以「阿们」(我实在告诉你们)的强调语气开始。罪恶得到宽恕原是普遍原则,但耶稣在此说出这个原则的唯一例外情形:「谁若亵渎了圣神,永远不得赦免,而是永久罪恶的犯人。」

这个句子就其本身而言意义并不清楚,必须放在它出现的脉络中来了解。在本段经文的脉络中,尤其是这段故事的开始(22)和结尾(30)各出现一次,强调经师们反对耶稣,面对天主圣神的大能行动故意遮蔽自己的眼睛,并将耶稣的行动了解成亵渎天主圣神。


执意不接受救恩不得赦免(30 )

因此,福音作者最后(30)补充说明为什么耶稣说出这样的话:由于经师们自己固执地拒绝接受天主,当然天主不强迫他们接受赦免。这正是圣奥斯定所说的:「固执的封闭自己的心直到死亡」。


耶稣的真亲属(31-35)

从21节起经文所谈论的主题就是耶稣的亲属,他们企图将祂强拉回家。目前这段经文虽然并没有直接提及21节的经文,但却明显地是与之呼应的内容。此处更直接地指出那些亲属就是耶稣的「母亲和兄弟」,他们站在房子的门前,并请人把祂叫出去。

福音再次叙述描述,耶稣在房内,被许多向祂蜂拥而来的人环绕着。这种叙述产生一个动人的画面:房内的人和房外的人,以及某种介于二者之间的媒介。这个情况引出耶稣关键的谈话:「谁是我的母亲和我的兄弟?」(33)这个问话非常清楚地是指向关键问题:谁才是「耶稣的真亲属」?耶稣自己以两种方式呈现这问题的答案:首先在34节具体地指出,那些环绕在耶稣身旁、聆听祂的人群;其次在35节则是一般原则性的说明:那些「奉行天主的旨意的人。」当然在经文中,这两种群体其实是同一的。

同时,马尔谷透过这样的叙述,强调一个重要的事实,天主的旨意必须从聆听耶稣才能得知。因此,真正耶稣的亲属是产生于跟随耶稣的团体,是聆听耶稣并进而在生活中实行耶稣教导的人。


【综合反省】

这个主日的福音包含两个重点,首先是得到救恩的关键不在于出身或地位,人间的亲属关系并没有绝对的重要性,真正重要的是「听」、「从」耶稣的教导。

其次,天主的救恩开放给一切人,所有愿意认罪悔改的人,必得天父的宽恕;唯有固执傲慢拒绝救恩的人,无法进入天主的国。天主的救援是白白赏赐的恩宠,其最大的特征是自由,绝不强迫人接受。


分享

爱是不能强迫的,可是为什么天主的第一条诫命就要求人爱他呢?天主是神,我们应该如何爱他呢?每个人都有父母,凡有良知的孩子,都不需要任何人勉强,就会爱自己的双亲。有道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样的理由,对于创造、爱护、照顾世界的天主,对于给予我们生命、救恩、爱与永生的天主,我们岂不更应该以爱还爱吗?天主所要的爱,无非是要我们履行正义、主持公道、彼此相爱、不要犯罪、不要伤害。天国不就是爱的国度吗?


反省

1、在生活中,我常扮演这段经文中的哪一个角色?群众?耶稣的亲属?还是耶稣?

2、当我因信仰而被指责时,我如何反应?坚持对耶稣基督的信仰?还是和人情、面子、或其它压力妥协?

3、“群众又聚集来了”。这么多的人被基督所吸引,吸引的仅仅是他的话吗?他这个人?还是经由他所说的话和做过的事,看到了什么是光明,什么是真理?在圣经中,耶稣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会让我“聚集”到他跟前?耶稣凭什么吸引我?

4、然后把他讲过的话,做过的事,和我们的生活联系一下,看看我和耶稣有什么关系?用你自己所走过的生命历程去体验。

5、耶稣为了我们灵魂的得救,连饭都顾不上吃,到最后连命都可以自由地舍弃。我们也有相同的经验吗?我们是为了什幺废寝忘食呢?在祈祷中和耶稣聊聊(也听、也说)这些经验。 

6、今天的福音只有两节,似乎可以给人默想的内容并不多;然而,也可以给我们更大的空间,去与主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先想一想,你会用什么形容词,去描述你现在与主的关系?

7、你有过要做一些事,结果连饭都不吃的经验吗?那是什么事,有什么吸引力,以致你可以废寝忘食;或者,你觉得什么事会令人连饭都不吃呢?

8、 默想你也在耶稣的家中,看到耶稣的工作,你又会有怎样的理解,以及会怎样反应呢?  

9、生活中我常以自己的眼光、以所学的知识和自己所经验所认定的自然规律来判断人的作为吗?我常以周围人的认同为我说话行事的标准吗?或是我以寻求主的意愿为我做事为人的准则呢?

10、我因寻求天主并承行天主旨意而受到人的指责,我会怎样做呢?我会来到主前进一步的确定是不是主的意愿并获得来自于主的信心和力量吗?亦或为了人而放弃承行主旨寻求主意呢?

11、在生活中,我是否也像耶稣一样废寝忘食?我是否也有耶稣的那份热情? 

     
本文已有18人点赞


天主教星的家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过信仰生活,提供日常信仰生活所需材料,是受圣神感动的成果。
本站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加入共同完善网站内容,只因这是属于主的一份工作。
欢迎联系我们并加入:关于天主教星的家园
投稿邮箱:181376222@qq.com

友情网站
圣母玫瑰园
小德兰书屋
梵蒂冈新闻
耶稣是主

扫码下载安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