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常年期第十周星期四-天主教星的家园 
2024年6月13日常年期第十周星期四
佚名 网络收集 阅读:130次 2024-06-11

读轻一(厄里亚祈祷,天就下雨了。)

恭读列王纪上 18:41-46

天主使天降大雨

厄里亚对阿哈布说:「你上去吃喝罢!因为已听到大雨的怒号声。」阿哈布就上去吃喝,厄里亚却上了加尔默耳山顶,跪伏在地,将脸放在两膝之间。以后,对自己的仆人说:「你上去,朝海那边观看!」仆人就上去观看,说:「什么也没有。」厄里亚说:「你来回观看七次!」他就去了七次。第七次仆人说:「看,有一片云彩,小得像手掌那么大,从海上升起来了。」厄里亚说:「你上去告诉阿哈布说:快套车下去,免得被雨阻止!」转瞬之间,天空因风云变为昏黑,落下大雨;阿哈布上车去了依次勒耳。上主的手临于厄里亚身上,他就束上腰,跑在阿哈布前头,直到依次勒耳的城门口。 


释义

以色列自撒罗满王后,天下分为南国犹大和北国以色列。上主对北国阿哈布国王(主前874-858)和以民敬拜邪神的行径,处以饥荒的天灾。饥荒时的时间即将结束,上主的话再次传给厄里亚:「上主要降雨」。厄里亚告诉国王阿哈布可以放心吃喝,自己则在加尔默耳山祈祷。之后,他差遣仆人观察海上云彩的变化,以确定大雨来临的时刻。

当一小片云从海边上升,天空风云顿转昏暗,阿哈布国王坐车去依次勒耳城。天主的能力在厄里亚身上运行,他不靠车马,竟然跑在阿哈布王之前,到达依次勒耳的城门口。「上主的手」,指上主的能力。


反省

我平常怎样获得天主对我个人的讯息?

认出天主在我身上所行的美妙事工,赞美感谢祂。


福音(你先去与你的弟兄和好。)

恭读圣玛窦福音 5:20-26

耶稣说:「我告诉你们:除非你们的义德超过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义德,你们决进不了天国。你们一向听过给古人说:『不可杀人!』谁若杀了人,应受裁判。我却对你们说:凡向自己弟兄发怒的,就要受裁判;谁若向自己的弟兄说『傻子』,就要受议会的裁判;谁若说『疯子』,就要受火狱的罚。所以,你若在祭坛前,要献你的礼物时,在那里想起你的弟兄有什么怨你的事,就把你的礼物留在那里,留在祭坛前,先去与你的弟兄和好,然后再来献你的礼物。当你和你的对头还在路上,赶快与他和解,免得对头把你交与判官,判官交给差役,把你投在狱里。我实在告诉你:非到你还了最后的一文,决不能从那里出来。」


释义

延续昨日福音,耶稣开始以具体的例子说明,什么是法律的成全。耶稣时代的人如果违法杀人,将接受法律的裁判,往往被判处死刑。这样的法律是以刑罚约束人外在的行为。但是,耶稣强调法律的精神,不在于刑罚,而在于使人的内在彻底改变。

耶稣说不仅「不可杀人」,也禁止人有任何仇恨的心态、发怒、或不尊敬他人(骂人是「傻子」,轻视人是「疯子」)。因此,为满全这条法律,要求内心的彻底改变,即把一切人视为兄弟姊妹,没有例外地尊重接纳所有的人。耶稣提出两个具体的做法:一是与仇人和好,这是比祭献还要重要的事;二是对于争讼应当和解,亦即宽恕得罪我们的人。因此,「不可杀人」的根本意义在于尊重他人,对别人显示关怀慈爱之心。

玛五17-48记载耶稣对法律的重新诠释,但并非放宽标准,而是要求更大的义德。耶稣以「你们一向听过给古人说…我却对你们说…」这样的说话方式引出自己超越旧约法律的深刻解释。福音作者的目的在于凸显耶稣代表天主的权威。

耶稣没有否认「不可杀人」这条律法的必要性,但他更提升到另一境界,他用「发怒」等例子来要求人建立根本的「弟兄姊妹」的关系。耶稣要求人们超越外在行为,更看重内在动机,虽然法律无法规范人内在的动机,但真正破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是不良的内在动机。

万物都是天主所创造的,人更是依照天主的肖像所造。因此,当人辱骂他人是「傻子」、「疯子」的时候,不只是辱骂一个人,而更是批评天主的创造不理想,根本是轻谩天主,这样的人,当然应受到犹太议会的裁判。

由天主创造的观点来看,人人都是「弟兄姊妹」,如果这种关系遭致破坏,当然难逃「最后审判」。因此耶稣强调和好的重要性,而且指出,谁是先意识到这种不和谐的情况,就应该主动去和弟兄姊妹们和好,因为能够发现这一点,完全是来自于天主的恩宠。


分享

1、全球各地每年会发生多次森林大火。大火的起因可能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火星,或者只是一个未熄灭的烟头,甚至是一个破碎的啤酒瓶,因为它的底部有聚光的作用……有了火星,火灾就不远了。同样,仇恨与愤怒也是罪恶的火星。火借风势,转眼之间就会成为熊熊大火!一点恩怨,在几次磨擦之后就会演变成为流血的冲突。主耶稣不但要求我们放下发泄出来的仇恨与愤怒,更要求我们把它熄灭在心里。这才是天主的儿女应该做的。

2、美国心理学家威辛格曾说:“愤怒永远是丑陋的,但它不一定是坏的。”愤怒的情绪处理不当,就可能对人造成伤害。圣保禄告诫信徒可以动怒,但不可犯罪,更不要让太阳在我们含怒时西落,莫给魔鬼留有余地。富于仁爱宽恕、缓于发怒的天主,看到以民不忠,也想在他们身上倾泄所有的怒火;但天主在发义怒时决不会世世愤恨。耶稣也警戒我们:“谁向自己的兄弟发怒,就该受审判。”当我们发怒时,求天主转变我们的心,感动我们的五内,不按照我们的盛怒行事。

3、反省自己时,如果找不到要改过的地方,并不表示不需要悔改。只要鼓起勇气,温和地向亲人或朋友说(而不是责问):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人?我有什么应该改善的地方?就会发现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与亲人朋友的关系,反映我们与天主的关系;当我们以言语或行为伤了亲人朋友的心,彼此感到受伤,因而变得处处防卫、时时愤怒时,也会影响我们与天主的关系。扭转这种困难的境况,唯有正视问题,彼此坦诚地沟通、宽恕和体谅。

4、行为自私自利,做错事强词夺理,说话不留余地,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恐怕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扪心自问,我是否也是这样以自我为中心?人世间关系复杂,彼此之间有意无意的伤害在所难免。“退一步海阔天空”,总不要让怨恨和误会在内心滋长。法利塞人崇敬天主,持守梅瑟法律,却忽略了爱德的重要性。耶稣要求我们要有豁达、宽容和博爱的精神。与兄弟姐妹结怨始终是内心的剌。让我们拔除这类内心的剌,彼此友爱,心情舒畅地侍奉主。

5、人才培育,理当精益求精。受训者能做到导师的基本要求,称之为合格。那些既合格又做得快、做得准、做得漂亮的学生,则称为优秀学子。优秀学子如若拥有个人独到的见解和领域创新的贡献,还会被冠以专家之名。一位专家若能拥有懿德圣范、脱俗仁风及兼济天下之情,这人理应被称为“超标”的有德之士了!

耶稣不只期望信徒们成为“达标”的弟子,更渴望门徒们成为“超标”的有德之士,我们是其中的一员吗?


反省

1、我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是否常常不愿与人和好,而心灵被囚?

2、基督徒的伦理观要求极高。我认为这是「束缚」?或是「释放」?

3、我是否常常寻求和得罪我的弟兄姊妹和好?

4、是否我总是斤斤计较别人对我的亏待?是否愿意宽恕伤害我的人?

5、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注意到他人的错误和缺点,以及我们的优点,并在众人前夸耀不已。我们不也是那些自诩的法利塞人和经师吗?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多注视他人的优点和我们的不足,这样,我们才配成为天主的子女。

6、请体会耶稣对我们所教导的,以及他当时的心情。他多么渴望我们彼此接纳,彼此相爱,并在他内合而为一啊!

7、每当我们向天主献礼时,首先与天主,他人,自己和大自然和好,然后再来奉献我们的礼物,因为我们的天主喜欢仁爱胜过祭献。今天我可以献上什么礼物? 

8、“非到你还了最后的一文,决不能从那里出来”,让我们到耶稣面前,祈求圣神的光照,然后回想一下,自己还在什么事情上觉得不平安或有什么愧疚的,最后恳求天主给我们力量去做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

9、耶稣说的这段话,是不是让我们觉得很惶恐?因为这些都是平常的事,可是耶稣却说得很严厉,其实这正说明了我们内在的不自由,可能我们还只是停留在遵守外在的法律上。为此让我们祈求天主赐给我们恩宠,让我们更自由地和他来往。

10、耶稣曾经说过:“你们要像你们在天上的父亲一样成全”。我们在哪方面可以成为一个“成全的孩子”?圣保禄说:“我们的勤勉决不会落空”。这是安慰人的话而已?还是保禄的真实经验?你自己的经验又如何? 

11、我对弟兄态度怎样?我常批评指责论断他们吗?我有鼓励安慰他们吗?我常以天主圣言和他们沟通交流吗?我的话真的会影响他们吗?

12、我爱周围的弟兄姐妹吗?我常向他们说属神的话吗?我有嫌弃他们吗?对他们说“傻子”“疯子”真要受那么重的罚吗?

13、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义德,只拘泥于法律的文字表面,而没有进入内心,向天主的德能开放。我们是否也只注重表面,拘于小节,而给别人造成束缚、压力,而无法进入内心深处,走近天主呢?

14、义德的真意在于以仁爱、尊重来对待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常注意到别人的尊严?是否尊重他人的想法、作风而不自以为是的轻视他人,随意指责?

15、耶稣曾说:“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在我们的祈祷中,是否常为那些需要我们谅解、宽恕、接纳的兄弟姊妹祈祷?我们是否曾想过,我们也有限制和软弱,也需要别人的代祷、谅解、宽恕和接纳呢?  

     
本文已有12人点赞


天主教星的家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过信仰生活,提供日常信仰生活所需材料,是受圣神感动的成果。
本站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加入共同完善网站内容,只因这是属于主的一份工作。
欢迎联系我们并加入:关于天主教星的家园
投稿邮箱:181376222@qq.com

友情网站
圣母玫瑰园
小德兰书屋
梵蒂冈新闻
耶稣是主

扫码下载安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