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6日常年期第十一主日-天主教星的家园 
2024年6月16日常年期第十一主日
佚名 网络收集 阅读:233次 2024-06-11

读经一(我使矮小的树长高。)

恭读厄则克耳先知书 17:22-24

我主上主这样说:「我要亲自由高大的香柏树梢,取下一条枝条,从嫩枝的尖上,折下一根嫩芽,亲自把它栽植在高山峻岭之上,栽植在以色列的高山上。「它要生长枝叶,结出果实,成为一棵高大的香柏;各种飞鸟要栖息其中,栖息在他枝叶的荫影之下。「如此,田野间的一切树木,都承认我是上主,都知道:我曾使高大的树矮小,使矮小的树长高,使绿树枯萎,使枯木发绿;我上主,言出必行。」


答唱詠 詠92:2-3, 13-14, 15-16

【答】:上主,歌頌你的聖名,是多麼美好!(參閱詠92:2)

領:至高的上主,感謝你,歌頌你的聖名,是多麼美好;清晨傳述你的慈愛,夜間宣揚你的仁義,是多麼幸福。【答】

領:正義的人像棕櫚樹一樣茂盛,似黎巴嫩香柏一樣高聳。他們被栽植在上主的殿裡,在我們天主的庭院裡,開枝散葉。【答】

領:他們雖已年老,仍然結果,枝葉茂盛,永遠長青。可見上主是多麼公義;他是我的磐石,他處事無不公允。【答】


读经二(我们或住在或出离肉身,都要专心以讨主的喜悦为光荣。)

恭读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后书 5:6-10

弟兄姊妹们:不论怎样,我们时常放心大胆,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几时住在这肉身内,就是与主远离,因为,我们现在只是凭信德往来,并非凭目睹。我们放心大胆,是为更情愿出离肉身,与主同住。

为此,我们或住在或出离肉身,都要专心以讨主的喜悦为光荣。因为我们众人,都应出现在基督的审判台前,按照各人藉肉身所行的,或善或恶,领取应得的报应。


福音前歡呼

领:亚肋路亚。

众:亚肋路亚。

领:天主的话是种子;基督是撒种者;所有来到他那里的人,将生活到永远。

众:亚肋路亚。


福音(它比一切的种子都小,生长起来,却比一切蔬菜都大。)

恭读圣马尔谷福音 4:26-34

一个人把种子撒在地里,当他睡时,种子发芽生长,至于怎样,他却不知道。

那时候,耶稣说:「天主的国好比一个人把种子撒在地里,他黑夜白天,或睡或起,那种子发芽生长,至于怎样,他却不知道,因为土地自然生长果实:先发苗,后吐穗,最后穗上满了麦粒。当果实成熟的时候,便立刻派人以镰刀收割,因为到了收获的时期。」

他又说:「我们以什么比拟天主的国呢?或用什么比喻来形容它呢?它好象一粒芥子,种在地里的时候,比地上的一切种子都小;当下种之后,生长起来,比一切蔬菜都大;并且长出大枝,以致天上的飞鸟能栖息在它的荫下。」

耶稣用许多这样的比喻,按照他们所能听懂的,给他们讲道。若不用比喻,他就不给他们讲什么,但私下里却给自己的门徒解释一切。


释义

今天的福音是两个关于「天国」的比喻。第一个比喻以麦子自生自长说明天国是天主的工作,而非人的工作;麦子的种子本身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力量,支配着它的生命与成长,同样地,天国有其自己的动力,这动力超过人的控制力。传福音的人应该和撒种的人学习,认真做好撒种的工作,天国自会发展其扩张潜力,直到收割时期;收割是耶稣的再度光临,审判世界的时刻。

「芥子」一种黑芥菜种子,本是很小的颗粒,但长大后可以高达五公尺,犹如灌木。这个比喻显示教会成长过程,起初微不足道、受人轻视,但其惊人的发展,将来必要扩展到全世界,使万民都在她内享受真正的安息与平安。因此,芥子象征天国内在的活力,开始的时候非常隐晦,但必会持续逐渐长大超越一切,获得最后的胜利。


【经文分析】

马尔谷福音第四章1-34节的内容全部是耶稣的谈话,包含三个有关天国的比喻和一些相关的话语。这个主日的福音内容是后两个简短的比喻:「种子自长」(26-29)与「芥菜子」(30-32),以及在耶稣的比喻谈话结束后福音作者所加上的脚注(33-34)。


「种子自长」的比喻(26-29 )

耶稣在讲完「撒种」的比喻后,接着说了这个「种子自长」的比喻,内容一样是取材自耶稣从自己的家乡,加里肋亚地区所熟悉的农村生活,以及自然界的成长过程。不过真正的关键问题是,到底这个简短的叙述和所象征的内涵 ─ 天国真实 ─ 之间所存在的「比较点」为何?

在「撒种」的比喻中,人们可以轻易地将故事中的主角撒种者直接应用到耶稣身上,亦即把撒种者比拟为福音的宣讲者。然而在「种子自长」的比喻中,撒种者几乎完全居于幕后,和种子的成长过程与成熟结果毫无关系。

如此看来,成熟与收获只是这个比喻中次要的主题,真正的重点应该是「从自己」。在27节标志的「他却不知道」,更是强调这个「从自己」,这才是这个叙述最主要的重点。


「种子自长」比喻的「教导」

比喻强调「从自己」的成长直到收获,这个事实对应出一个批判性问题:人是否分享天国的来临?或人以什么程度参与天国的实现?比喻提供了一个大概令人相当惊讶的的答案:人必然参与其中,但并非「生产者」;只有天主自己是生产者,人只是「观察者」与「接受者」。


「芥菜子」的比喻(30-32 )

耶稣接着讲了一个「芥菜子」的比喻,同样是以自然界成长作为背景。耶稣以芥菜子的图像和重要的动机连结在一起,这个重要的动机虽然在开始时看起来非常微小,甚至令人轻视,然而却已经埋下了令人惊讶的,成熟之时宏伟的成果外观,这是天主决定的「最终成果」。比喻中说结果是甚至「生长起来,比一切蔬菜都大;并且长出大枝,以致天上的飞鸟能栖息在它的荫下。」这个图像也出现旧约达四8-9;则十七23等经文中,因此可以明白,这个比喻的结果表达出末世性远超过人们想象的满盈与富裕景象。


「芥菜子」比喻的「教导」

这个比喻所教导的内涵相当清楚:天主的国不是一个可以「制作」的东西,而是一种随着人们的工作而来的恩赐,也是一个感恩的合作。面对天国的来临不可采取过度倚靠自己的操作,或漠不关心的无所谓态度。天国完全是天主的事务,需要不断警觉观察,以及认真尽职的撒种者。


福音作者的脚注(33-34 )

这段福音最后两节经文是福音作者提供的脚注。33节说明:聆听与了解比喻的关键在于聆听耶稣。34节的内容似乎和前一节经文相互矛盾,这两节经文放在一起,显示出:耶稣的比喻一定会得到某些人的了解(33),但是这并不排除,必须经由耶稣才能获得更深刻的领悟(34)。


了解比喻的必要基础

虽然耶稣是在特定而具体的时空中讲述比喻,但被福音作者收集并编辑进入福音书中,因此,吾人必须将比喻放在整部马尔谷福音的脉络中,才能真正正确地了解比喻的内涵。天国的喜讯及其本身的诉求,就如同耶稣本身默西亚性派遣的奥秘一样,需要在耶稣死亡与复活的光照之下才能了解。

 

分享

1、一粒种子跟一枚硬币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如果你把它们同时种在土里,过些时候就明白了:种子会发芽长出来,因为它是有生命的;百硬币会在泥圭里生锈,因为它没有生命。我们的信仰就好比这一粒种子,是一颗有生命的种子,并不是一枚硬币。既然是一粒有生命的种子,当然就应该播种在土壤里,因为它有一个伟大的使命,即延续更丰富的生命!换句话说,我们不应该把信仰只放在书本里,存放在头脑里,而应撒播在生活中,让它发芽、生长并结果。

2、种子必须先埋在土壤里,吐芽后成长、开花、结果。不同的种子有各自成熟的奥秘过程,播种的人需要耐心地等待。天主的国好比种子播在人的心里,天主给予时间成长并发展。在这个生长的过程中,与天主积极等待的人,无形中也被天主转化,他们的收获就是分享天主神圣的安详与平安,心胸宽大,在生活中能够接纳不同类型的人。近代灵修作家卢云(Henri J.M. Nouwen)说过,耐心等待不是被动,而是尽情地活出当下的时刻,并在其中寻找所等待的那一位。


反省

1、「天主的话」能被撒我的心中,如同芥子一样长成大树吗?

2、我愿成为撒种者,将天国喜讯传布给四周的人吗?

3、天国是什么样的呢?我想象中的天国是怎么样的?天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渴望天国吗?我为进天国是怎样努力的呢?

4、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而造成的,所以,如土地自然生长果实,人应增长德行。例如,一个人可以舍己为人,也可以为正义而献身。

5、如同土地需要肥料、水源和氧气,德行也需要不断地潜心修行和精心的呵护。当下,你最渴望修成的德行是什么?你觉得怎样才可以修得这一德行?

6、耶稣的话,就是滋养德行最好的苗圃和水源。如果一个人的生命深深地根植于耶稣内,不仅他本人能够散发出一种爱的活力,而且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人走向基督,来分享他更有意义和更加丰富的生命。  

7、主耶稣曾说「种子发芽生长」和「芥菜子」的比喻,我明白其中精义吗?

8、我如何了解天主的国?我可以用什么来比喻天主的国?我如何与天主合作,在人间拓展天主的国?

9、耶稣常用比喻宣讲天国。我能明白其中的深意吗?

10、今天福音中的两个比喻,为我有什么启发?

11、我在传扬福音时,也会运用比喻吗?

     
本文已有13人点赞


天主教星的家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过信仰生活,提供日常信仰生活所需材料,是受圣神感动的成果。
本站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加入共同完善网站内容,只因这是属于主的一份工作。
欢迎联系我们并加入:关于天主教星的家园
投稿邮箱:181376222@qq.com

友情网站
圣母玫瑰园
小德兰书屋
梵蒂冈新闻
耶稣是主

扫码下载安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