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7日常年期第十一周星期一-天主教星的家园 
2024年6月17日常年期第十一周星期一
佚名 网络收集 阅读:142次 2024-06-11

读经一(纳波特已被石头砸死了。)

恭读列王纪上 21:1-16

阿哈布霸占纳波特的葡萄园

那时候,依次勒耳人纳波特在依次勒耳,靠近撒玛黎雅王阿哈布的宫殿,有一个葡萄园。阿哈布对纳波特说:「请将你的葡萄园让给我,我可以用作菜园,因为离我的宫殿很近;我愿拿一个更好的葡萄园来与你交换;或者,如果你认为好,我也可以照葡萄园的价值给你钱。」纳波特回答阿哈布说:「上主决不许我将我祖先的产业让给你!」阿哈布由于依次勒耳人纳波特对他所说:「我决不将我祖先的产业让给你」的话,便闷闷不乐地回到宫中,躺在床上,转过脸去,不肯吃饭。他的妻子依则贝耳来见他,问他说:「你为什么心里这样忧闷,连饭都不肯吃?」阿哈布回答说:「因为我对依次勒耳人纳波特说:请将你葡萄园按现价卖给我,或者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拿另一个葡萄园来与你交换;他却回答说:我决不将我的葡萄园让给你。」他的妻子依则贝耳对他说:「你真会统治以色列!只管起来吃饭,心情愉快,我必将依次勒耳人纳波特的葡萄园交给你。」

依则贝耳便以阿哈布的名义写了一封信,盖上君王的印章,送给与纳波特同住一城的长老和官绅,信上写道:「请你们宣布禁食,叫纳波特坐上民众的首位,然后再叫两个流氓坐在他的对面,作证控告他说:纳波特辱骂了天主和君王,你们应将他拉出城外,用石头砸死。」

那些与纳波特同住在一城的长老和官绅,便照依则贝耳吩咐他们的,照她在送给他们的信上所写的去行:宣布禁食,叫纳波特坐上民众的首位,两个流氓前来坐在他的对面,当众作证控告他说:「纳波特辱骂了天主和君王。」众人便将他拉出城外,用石头砸死了。然后派人告诉依则贝耳说:「纳波特已被石头砸死了。」依则贝耳听说纳波特已被石头砸死了,就对阿哈布说:「你起来,去占领依次勒耳人纳波特先前不肯照现价卖给你的葡萄园,因为纳波特已经不在了,已经死了。」阿哈布一听说纳波特死了,就起身下到依次勒耳人纳波特的葡萄园,霸占了那葡萄园。


释义

以色列自撒罗满王后,天下分为南国犹大和北国以色列。北国阿哈布王(主前874-852年)在位时,觊觎邻近其宫殿的纳波特的葡萄园,希望他能让与、交换、或出售葡萄园给国王。依照梅瑟法律,土地原属于上主,不应将自己的田地永远出售给他人(肋二五23-28;户三六7)。纳波特因敬畏上主之故,没有答应国王的请求,国王阿哈布因遭到拒绝而闷闷不乐。

阿哈布之妻依则贝耳皇后为了取悦其夫,私下假传圣旨,联络和纳波特同住一城的长老、官绅和流氓,以「辱骂天主和君王」之重罪诬陷纳波特。阿哈布国王未阻止此事,就是默许其妻的作为,亦难咎其责。纳波特同城的长老和官绅依照皇后的命令宣布严肃的「禁食」,为控告、补赎纳波特辱骂天主、国王的重罪,最后以石头打死他。

皇后依则贝耳将纳波特置于死刑后,成功地让阿哈布国王霸占依次勒耳人纳波特的葡萄园。阿哈布夫妇害死纳波特,流人的血,强占不义的土地,行了天主视为恶的事。


反省

我是否真实面对自己的良心?在我心中有时是否充满许多的贪欲? 

对于非法、非份、不义的利益、金钱,我有没有拒绝的勇气?


福音(我对你们说,不要抵抗恶人。)

恭读圣玛窦福音 5:38-42

若有人强迫你走一千步,你就同他走两千步。

耶稣对门徒说:「你们一向听说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我却对你们说:不要抵抗恶人;而且,若有人掌击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那愿与你争讼,拿你的内衣的,你连外衣也让给他。若有人强迫你走一千步,你就同他走两千步。求你的,就给他;愿向你借贷的,你不要拒绝。」


释义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原本的意思为「只单单以眼还眼」,是犹太社会为了限制暴与遏止对报复的饥渴,保护团体中的弱小者而定的法律,强调人们在交往时应遵守严格的正义原则,排除私人毫无节制的报复。

耶稣则教导门徒(和日后的基督徒)超越法律的正义。所谓「有人打你的右脸,你把左脸也转给他」,就是要遭受迫害者打破恶与暴力的循环,以宽恕与原谅而使对方有所改变。至于「有人强迫你走上一千步,跟他走两千步吧!」则是要基督徒化被动为主动,让天主的善日日在我们内得到展现。「凡有求于你的,就给他;也不要拒绝那想跟你借钱的人」,说明前来借贷者多是贫穷的人,只要我们有能力借人,就不要借故推辞,应学习以欢喜甘愿的付出爱心、关怀弟兄姊妹的急需。


分享

1、曾国藩做大元帅后,收到某个亲戚从远方的来信:原来这个亲戚要盖新房,因为一尺院墙与邻居起了争执。这位亲戚想到自己有人在京城为官,就写信求援。然而,曾国藩回信说:“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亲戚看完信后深感惭愧,明白到邻里相处以和为贵,何必为一点小事而争执,于是让出三尺。不料邻人深受感动,也让出了三尺,以至空出的地方成了一条小巷,至今传为佳话。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耶稣教导我们节节退让的意义。

2、今天的福音要求门徒们不可以恶报恶,但要以加倍的善行终止恶势力的循环。圣保禄也劝诫罗马的信徒,当厌恶恶事,勤行善事,不可诅咒,但要祝福那些迫害他们的人。面对不怀好意的人或敌对的行为,耶稣和保禄的教导提醒我们,不要被困在恶势力中,要学习宽恕,以和平的方式处理问题。以善胜恶不是懦弱;在仇恨与伤害面前选择爱与善,终止恶有恶报势力的掌控。能这样做的人深思远虑,懂得让天主在一切事上行使主权;他们是生命的维护者。

3、耶稣所阐释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无疑是一个人坚强的姿态。他提到的度量问题,与中国“大人有大量”的说法很相似,而且超越了这样的说法,借此形容人胸怀广阔、富于忍耐、仗势欺人等暴力文化充斥,统统都是不甘示弱、骄傲自大的暴戾心态的呈现。而耶稣教导我们以温良、谦逊、亲切和诚恳来化解争执,以交谈对话来解决分歧。你相信容人之量可以熄灭强盛的怒火、使人冰释前嫌吗?


反省

1、我如何面对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是找机会报复?或者另有更合乎基督精神的方法态度?

2、我愿不愿意化被动为主动,先走一步,为我不喜爱、甚至厌恶的人提供一些服务?

3、请你坐在圣体台前做深呼吸,想你所呼的空气带着天主的能力和临在。你被这满溢着天主和他本性本体的一切美善所包围,设法留在这个氛围中,体验天主无条件地给予和爱,然后向天主说出你最深的感受?

4、回顾你的历史,谁是你最好的朋友?谁是伤害你最深的人?然后设想他们二人如今都落在凄惨的境遇中来求你帮助。你对他们的感觉和态度有什幺不同?请你向圣父和圣子及圣神说出你的感受好吗?

5、这段圣经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智能”相差甚远,祈求提出这段训言的耶稣基督,帮助我们放下世俗的智能,转而追寻天国的真理。

6、在犹太人的游牧文化中,传统的法律允许人们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我们也向来常听人说,杀人偿命,以命抵命。可是耶稣却教导我们说∶“若有人掌击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

7、在中国的俗语中,有一句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另一句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可是耶稣却邀请我们以德报怨,为迫害我们的人祈祷。基督的真精神不是报复,而是宽恕。以德报怨,你做到了吗?

8、宽恕一个不认识的人很容易,但宽恕一个熟悉且关系很近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祈祷。此时此刻,如果那个伤害你最深的人就在你面前求你宽恕,你愿意无条件的宽恕他(她)吗?

     
本文已有16人点赞


天主教星的家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过信仰生活,提供日常信仰生活所需材料,是受圣神感动的成果。
本站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加入共同完善网站内容,只因这是属于主的一份工作。
欢迎联系我们并加入:关于天主教星的家园
投稿邮箱:181376222@qq.com

友情网站
圣母玫瑰园
小德兰书屋
梵蒂冈新闻
耶稣是主

扫码下载安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