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一(为真理作证的有圣神、水及血。)
恭读圣若望一书 5:5-13
亲爱的诸位:谁是得胜世界的呢?不是那信耶稣为天主子的人吗?这位就是经过水及血而来的耶稣基督,他不但以水,而且也是以水及血而来的;并且有圣神作证,因为圣神是真理。原来作证的有三个:就是圣神,水及血,而这三个是一致的。人的证据,我们既然接受,但天主的证据更大,因为天主的证据就是他为自己的子作证。那信天主子的,在自己内就怀有这证据;那不信天主的,就是以天主为撒谎者,因为他不信天主为自己的子所作的证。这证据就是天主将永远的生命赐给了我们,而这生命是在自己的子内。那有子的,就有生命;那没有天主子的,就没有生命。我给你们这些信天主子名字的人写了这些事,是为叫你们知道:你们已获有永远的生命。
释义
作者以询问的口气指出基督徒就是得胜世界的人。主耶稣不但完成洗礼,并且以圣神给人施洗,借着流血死亡完成天主救赎工程;天父派遣圣神为耶稣作证祂是天主子,圣神的作证是真实的。因此为证明主耶稣是「天主子」的证据有三个且一致:圣神、耶稣肋旁流出的水、及血。
天主的证据大过人的证据,天主父为其子作证。信主的人心中已拥有圣神可为证;不信主的人视天主为说谎者,因为他不相信天主的证据。天主的证据就是赐给基督徒永生的天主子耶稣。认识耶稣、相信耶稣,活在耶稣内的人,就拥有永远的生命;否则就没永生。作者若望写信给读者是要提醒他们身为基督徒已得到永生。
福音(癞病立刻消退。)
恭读圣路加福音 5:12-16
他的名声更传扬开了,遂有许多人齐集来听教。
有一次,耶稣在一座城里,看,有一个遍体长癞的人,见了耶稣,就俯首至地求他说:「主,你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耶稣便伸手抚摸他说:「我愿意,你洁净了罢!」癞病就立刻由他身上退去。耶稣切切嘱咐他不要告诉别人,并说:「但要去叫司祭检验你,为你的洁净,献上梅瑟所规定的,给他们当作证据。」他的名声更传扬开了,遂有许多人齐集来听教,并为治好自己的病症。耶稣却退入荒野中去祈祷。
释义
路加和马尔谷二部福音都记载了这个故事,且都提到是这位癞病人主动来到耶稣的面前。癞病人对耶稣说「你若愿意……」这话表达他充满信心、不存任何怀疑;耶稣也简洁地以「我愿意……」答复了癞病人的信德。这故事表达信心是神迹的基础,只有当人愿意努力(以信心)和天主的恩宠配合时,才能看见神迹。
当耶稣触摸癞病人时,癞病「立刻」退去,显示耶稣具有人无法想象的能力。耶稣吩咐那人在得洁净后,遵行当守的律法(有关癞病的律例,参阅:肋未记十三、十四章),说明耶稣并不因神迹,而轻忽当时社会的规范。
路加记载耶稣慈爱的治愈工作的同时,也强调耶稣时常退入荒野,独自一人祈祷。耶稣从未因群众的爱戴而迷失,或模糊降生于世的主要目的,他不断地祈祷以确保和天父直接的联系。
分享
耶稣今天治愈了麻风病人。我们需要从麻风病人的信心——“主啊!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使我洁净”得到启发。这个病人知晓自己的限度,清楚自己的病情,且勇敢地来到耶稣跟前,人而获得痊愈。然而,当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我们的心态大半会与这个人的心态相反。我们不想了不敢了解侵袭我们的“麻风病”只相信自己足够强壮,不需要任何帮助。若望告诉我们,信耶为天主子的人得胜世界,拥有生命。那么,当我们需要治愈时,不妨也投奔到耶跟前!
社会上有很多“癞病人”,他们最大的痛苦就是孤独和被离弃。爱他们是天主给我们的诫命。我们没有耶稣的能力治愈他们,但我们可以有耶稣的态度和爱心,抚慰并拥抱他们。
反省
1、耶稣触摸那不可触摸的,因为在他眼中没有不值得爱的,或不应当宽恕的人。我如何面对处于社会边缘的人?
2、耶稣常在「高峰」之时,独自退入荒野与父交谈。这行动有何含意?对我有什么启发?
3、生活中有没有与主接触的经验?回想一下是什么样的接触?在祈祷中耶稣对你说了什么?
4、回忆起生活中曾经帮助过别人的一个经验。在那个经验中,我为什么帮助别人?我的渴望在那里?事前和事后我很有安慰吗?这是怎么回事?
5、耶稣说:“求吧,求就得”。这句话为我有什么价值?我在无助时,怎样祈祷?当我求他时,天主是怎样的态度?天主为什么响应我的祈祷?又为什么常常不响应我的祈祷?
6、我在祈祷对主有绝大的信心吗?我给主耶稣赐恩的自由了吗?我真以天主为我的“主人”而自己为仆婢了吗?在爱心服侍上我有主那样的爱心吗?
7、在耶稣的时代,癞病人最大的痛苦是与社会隔离,耶稣的奇迹不但消除了病者身体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使他能返回社会群体里。作为基督徒,你为别人造成隔离,还是融合?
8、不过,圣经说得非常清楚,耶稣是在城里遇到那癞病人,也就是说,这个病人冒了很大的风险来找耶稣。我们对主的渴求到了怎样的地步呢?
9、耶稣的名声被传扬开了,是因为他的奇迹,还是因为他对人的怜悯。我们所传扬的,又是什么呢?
本文已有17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