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月8日21常年期第廿一主日证道-天主教星的家园 
2022年月8日21常年期第廿一主日证道
佚名 网络 阅读:485次 2022-08-14


天主召叫四面八方的人

房志荣神父

是耶稣会士

默想:

本主日的圣言选读传递一个讯息:天主召叫人,培训他们有如父亲管教子女。读经一,依66:18-21这四节经句,是第三依撒意亚(《依撒意亚先知书》第五六至六六章)最后一段先知话,已完全在我们的教会生活里实现:「我要聚集万民和说各种语言的民族,他们要前来,瞻仰我的荣耀。我要在他们中间施行奇事,派遣免难的人到外邦人那里去……到辽远的海岛上,就是那没有听过我的声誉,没有见过我的光荣的地方。他们要从各民族中骑马、乘车、坐轿子、骑骡子、骑独峰驼,把你们的弟兄送到我的圣山耶路撒冷来,当作献给天主的献仪……我要从他们中间选拔司祭和肋未人:这是上主说的。」台港澳不也是辽远的海岛吗?

 

读经二,希12:5-7、11-13这六节经句说出了天主的教育法:「天主劝你们,好像劝子女」,并引用箴3:11-12的话:「为了接受惩戒(世苦),你们应该坚忍,因为天主对待你们,就像对待子女;哪有儿子不受父亲的惩戒呢?」11节是常理:「各种惩戒,在当时固然不是乐事,而是苦事;可是,以后在那些受这些磨练的人身上,就会结出义德的和平果实。」最后,12-13用手、膝、脚代表全人,要我们完全接受天主的带领:「因此,你们应该伸直痿弱的手和麻木的膝,为你们的脚开辟正直的路,使跛子不致走入歧途,反而得到痊愈。」这是我们在天之父的谆谆教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人有自己的十字架,但我们也有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的天父。

 

倾听了两篇读经,再聆听福音,路13:22-30这九节圣言,就明白降生成人的圣言,主耶稣,把天父的教育之路带入另一高峰。「耶稣往耶路撒冷走去,在经过的城镇和乡村教导人。有人问祂:『主啊,只有少数人会得救,是吗?』祂回答:『你们尽最大努力由窄门挤进去吧,我告诉你们,因为将来有很多人想进去,却进不了。』一旦这家的主人起来,把门关上,你们却站在门外,开始敲门说:『主啊!给我们开门吧!』可是祂回答你们说:『我不认识你们,你们是从哪里来的?』你们就开始说:『我们曾与祢一同吃喝,祢还在我们的街上教导我们呢!』但祂说:『我不知道你们从哪里来的!所有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上一段22-27的六节经句,是路加第二次提到耶稣往耶路撒冷去时(第一次是9:51),有人提出的问题:得救的人是多是少?耶稣回答的焦点,把主题从人数的多少转变为门的宽窄。行善的门窄,却进入永生,行恶的门宽,却导入丧亡;作恶的人将被耶稣关在门外。反之,「当你们看见亚巴郎、依撒格、雅各伯和先知们在天主的国里,自己却被遗弃在外面,你们在那里只有咬牙切齿地哀号!还有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来到,参加天主国的宴席。所以,看,有些最后的要领先,有些本来最先的,将要落后。」(28-30)最后这三节又回到人数多少的主题上来了:将来从东西南北,有许许多多的人来参加天国的宴席。感谢天主,我们也在其中。但别忘了:要挤窄门,别走宽门大道!

 

反省与行动:

1. 上主曾如何亲自管教了我?

2. 行善的门窄,作恶的门宽,我是如何选择?

3. 我渴望参加天国的宴席吗?我要怎么生活,才能享受永生的圣筵?

 

 

至公的教会

(路十三22~30

张春申神父

当我们明了今天这段福音是耶稣身处犹太人当中所讲的,便会更加清楚了解耶稣传报的讯息的超越性,以及后代教会之所以自称为「至公教会」的原因了。

 

   犹太民族自命为天主子民,这在救恩史上的确有其根据。不过他们对自己使命的注解,偏重于地位而忽略服务。一般来说,旧约天主子民以为天主的救恩限定在亚巴郎血缘的后裔之内;属于这个民族,便是救恩的保证。至于不属于这个民族的外邦人,便不是天主关怀与救援的对象,即使他们归化为犹太民族,也得不到平等待遇,只是天主子民中的低等阶级而已。由此可见,旧约对于天主救恩的注解非常狭窄。其实在天主的启示中,以色列民族蒙召选,也有散播救恩于人间的任务。天主对亚巴郎说:「我要祝福那祝福你的人……地上万民都要因你获得祝福。」但是亚巴郎的后裔以色列民族只知自诩为蒙受恩赐的天主子民,并不遵守与天主订立的盟约,还以为自己能向万民见证天主的仁慈。这种狭窄的民族主义一直存在于犹太人中间,直到耶稣的时代。

 

   在今天的福音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耶稣超越了这种狭窄的民族主义,另一方面祂清楚地表现出天主救恩的大公性。这段福音的背景是关于末日来临和进入天国的问题。耶稣警告当时的犹太人说,进入天国之门是窄的,换句话说,必须跟随祂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才能进入。至于那些自以为是天主子民的犹太人,虽然默西亚曾经在他们中间施教过,他们也曾在默西亚面前生活过,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他们的得救。对耶稣来说,与默西亚属于同一民族,并不是进入天国的保证;反倒是将来有从东从西、从北从南而来的外邦人,由于他们经过了窄门,反而蒙受救恩,在天主的国里坐席。这是耶稣的大公精神,祂超越了犹太主义,而将天国的救恩广施人类;从此大家在天主面前是平等的,没有哪一民族享有特权。

 

   耶稣的精神成了教会的特质。我们常说的:我信至公的教会,基本上便是这个意义。教会来自天主、来自耶稣基督,她不是世上任何民族、任何文化的产物。为此,消极来说,教会绝对不能受到人间任何的势力所控制或利用。她是天主藉着基督而建立的救恩圣事,她是为所有人类而存在的至公教会,「凡是真实的,凡是高尚的,凡是正义的,凡是纯洁的,凡是可爱的,凡是荣誉的,不管是美德,不管是称誉」,教会都能吸收,都能接受。所以虽然她不是特定民族或文化的产物,可是她能与任何民族和文化互相沟通,和谐地共存。

 

   因此,她在耶路撒冷成为耶路撒冷教会;她在罗马成为罗马教会;她在西方成为西方教会;她在东方成为东方教会;她在大中华成为中华教会;但是由于她是至公的,所以各地的教会又是同一个耶稣基督的教会。教会的唯一与至公两个特质是相辅相成的。教会的唯一性来自耶稣基督所赐的基本恩惠,即一个身体、一个圣神、一个希望、一个主、一个信德、一个洗礼、一个天主。教会的至公性来自基督救恩的降生性,她能与任何民族和文化结成一体。基督赐下的基本恩惠,使各地教会成为同一个教会;救恩的降生性则使大公教会能普及各地,并囊括人类一切的事物。我们今天所读的这段福音已经决定性地为教会的至公性奠下了基础;在今日,教会大公特性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反省与行动:

1. 对于耶稣说的「落后的要成为领先的,领先的将成为落后的」,我有怎样的体会?

2. 在怎样的情境中,我能感受自己与不同语言、文化的基督徒同属一个肢体?

3. 我当作什么,才能穿越窄门,进入天主的国赴宴?

 

 

 一扇窄门

路加福音 十三22~30


薛恩博枢机  

丁颖达教授

默想:

「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这是一个抽象的理论问题呢?抑或问话的人试图从耶稣那里获得具体的统计数据呢?有几成的人会升天堂,而其余的则下地狱呢?那人凑上前来问耶稣的目的是甚么呢?无论如何,他关心人死后会发生甚么,是值得肯定的。对他而言,人死后的去处不尽相同,因为他知道,我们不可能轻而易举地直升天堂(也就是享永生,而非受永罚)。

 

   初期教会的信友们对永世救恩的问题倍感关切;这种浓厚兴趣是否在今天变得愈来愈淡薄了呢?大概不会,因为我们无法完全忽视这个问题。当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步入生命终点时,这个问题尤其变得无可回避:「我在一生中做了甚么?」「死亡以后等待我的是甚么?」

 

   耶稣照例没有正面答覆摆在祂面前的问题。因为掌握理论上能进天堂的人数多寡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你个人是否倾全力达到目标。正如耶稣所说的,你自己必须「竭力由窄门进入」!

   由此可知,若要进入天国,我必须穿过一扇窄门,不是一条闲来蹓躂的小径,更不是一条宽广的大道。那不就意味着到头来只有少数人才能够做得到吗?耶稣没有提供任何数据,祂却亲自向我发言。问题不在于有多少人能找到通过窄门的道路,而在于你是否能够为了达成目标,而赌上生命中的一切。

 

   这扇窄门在哪里?它应该不光出现在我生命的尾声,当我临终必须穿过「针眼」的那一刻。这窄门活生生地竖立在我生命的中央,我可以绕过它,也可以穿过它。每一个小小关注的表示、每一句亲切的话语、每一次运用我的自制力,只要我不放纵自己的欲望与情绪而忽略了他人的需求,就是朝向窄门多迈出了一小步。每当我被冤枉的冷拳打中却没有奋起还击,每当我乐天顺服地背起十字架时,我就是在通往永生窄门的道路上前行。

 

   耶稣一如既往地以比喻来阐明祂的真理:如果你不趁早准备,而拖到临终的那一刻(可能会突如其来地来临),那就太晚了。耶稣会说:「我不认识你们。」〔玛廿五12〕这句话的重点是提醒我们在此时此地就选择窄门,弃绝安逸、自私的坦途。

 

   万一我惊惧地觉察到:自己经常选择走安逸、自私的坦途,那该怎么办呢?回头是岸,为时不晚。我还是能够行善,即使在很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耶稣看得到它们,因为祂最富于耐心与爱心,最乐于帮我穿过窄门!

 

反省与行动:

1. 当真理的窄门和安逸的坦途横陈在眼前时,我会如何选择?

2. 走窄门相当不易。我会请求耶稣来帮助我吗?

3. 我愿意鼓励别人一起来进这道窄门吗?

 

 

谁在天国里?

66:18-2112:5-7,11-1313:22-30

 

吴智勋神父

是耶稣会士

默想:

今天的福音谈及有关天国的言论,这个言论是由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引发出来的。有人问耶稣:「主啊,得救的人真的不多吗?」耶稣便借着这问题,处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谁可进入天国?」第二个是「怎样才可进入天国?」问这问题的人大概是个犹太人,因为犹太人一向都很关心这事:「谁可进入天国?」问问题的人很希望耶稣能给他一个答案,去肯定以色列人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天国是为以色列人而设的,因为他们是天主的选民,在救恩上有优先性。

 

虽然旧约也有提到天主会眷顾外邦人,例如今天第一篇读经便提到,外邦人同样可「瞻仰天主的荣耀」,况且以色列人的祖先中也有外邦人的血统;不过,在情感上,他们对外邦人时常有排斥感。一个具纯正血统的犹太人就是天主的选民,外邦人是像猪和狗一样地不洁。耶稣有时也利用犹太人这种心态去带出讯息:「你们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珠宝投在猪前」(玛7:6),「拿儿女的饼扔给小狗,是不对的。」(玛15:26)为什么犹太人会有这些观念呢?很可能因为犹太人长期受外邦人压迫,故此形成一种报复的心态,相信天主会为他们主持公道,惩罚那些压迫他们的外邦人,所以天国没有他们的份儿是很自然的结论。

 

其实在犹太人的观念里,不是全部犹太人都可以进入天国,天国只应给那些遵守圣洁法律的犹太人。因此,那些在政治上与罗马人勾结的、宗教上朝拜外邦邪神的、生活上与外邦人通婚的与及不守法律的犹太人,全都不可进入天国。他们把这些人看作不洁的罪人,甚至连吃饭也不与他们一起,否则便会被玷污。所以,在犹太人心目中,得救的人确是很少的。

 

对于这个问题,耶稣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实际上已经答了。耶稣的答案就是,谁可得救的问题留待天父决定。祂勉励人要努力,要把握时机,更要付出代价,勉力从窄门进去。当时的城门几乎都是窄的,而且门后有墙,这样敌人便不能长驱直进。如果军队想涌入城门,便会彼此挤迫,这就是耶稣比喻中「勉力」的意思。勉力从窄门进去,不是一件舒服的事,进入天国正是如此。还有入天国是有时限的,如果不把握机会,门就会关上。进天国不能靠血统,因为自己是亚巴郎的后裔;也不能靠拉关系,因为曾与耶稣一起吃喝或听过祂的道理。

 

福音在今天仍具时代的意义。我们说天主教会是大公的,”Catholic”就是大公的意思,超越了狭窄的民族主义,什么人都可以进去。话虽如此,但在我们心底下或会认同天国该是为领了洗的教友,一如某些人说天国只为某一教派的基督徒一样。这些想法可说是从前狭窄的法利塞主义的翻版。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一厢情愿的说:天国若没有孔子和孟子,我不会进去。几时我们有这些想法,我们就扮演着天主的角色,迫使天主按我们的标准去决定谁可进入天国。

 

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相信天主的救恩是普世性的,相信慈悲的天主不愿意任何人丧亡,而愿意所有人藉耶稣基督得救。如果天主愿意让人有机会回头改过,我们应乐意接受天主这个慈悲的决定,不强将自己的标准加在天主的头上。此外,我们亦不能以为领了洗,曾听过耶稣的道理,领受过耶稣基督的体血,便不再努力,以为自己有足够资格进入天国。

 

让我们再一次记起今日福音所带出的讯息:基督徒应有宽大的心,接受天主慈悲的决定,无论谁在天国,只要天主愿意,我们都欢迎;但同时跟随耶稣的话,勉力从窄门入去,即不断为天国的缘故去劳苦,为天国付出作基督徒的代价。

 

反省与实践:

耶稣告诉我们:「看罢!落后的将成为领先的,领先的将成为落后的。」将来如果我们进不了天国的大门,那么只有在门外哀哭切齿的份了。
1. 请问想进天国,必须依靠哪些条件?这些条件是我们自己定出来的?还是天主决定的?
2. 勉励进入天国,需要付出代价,我认为这些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我可以实际地在我的生活中找出来吗?

 

 

天国驿站

蔡惠民神父

给我找个位置

班机上有个黑人,坐在白人妇女旁边。白人妇女对机舱服务员胡乱吼着:「真是让我毛骨悚然,坐立不安!我不想坐在这个人旁边,给我找个位置!」机舱服务员亲切地说:「今天班机所有的位置都客满了,我去检查头等舱还有没有位置。」三分钟后,机舱服务员一径笑着:「头等舱还剩下一个空位,我已经获得机长的许可,他认为乘客和厌恶的人同坐,实在太不合理¼¼」机舱服务员转身后,热切的和黑人说:「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们已经准备好头等舱的位置,请你过去。」

 

「非基督徒」是教会对所有无神论者或其它宗教人士的统称。这观念沿用已久,反映着教会过往对救恩的看法。教会相信,因着基督的原故,自己是蒙恩得救的一群,故以基督徒自居。相对地,那些不认识或不相信基督的人,便是失落的一群,是「非基督徒」。

 

这种非白即黑的得救观,在梵二大公会议遇到很大的冲击。基督徒声称在基督身上找到真理固然值得尊重,但真理并不是基督徒的专利,教会凭甚么在得救的路上比其它宗教更胜一筹?或许教会在这方面能提出理据,并证明基督是与别不同,不过,在局外人眼中,那只是自圆其说的论证。再者,无人质疑教会在基督身上获得救恩,但为甚么基督徒硬要判断不信仰基督的人就无法得救?梵二大公会议以后,「非基督徒」一词慢慢在教会的官方文件中消失,显示教会已意识救恩并不如想象中容易掌握。

 

昔日,犹太人也曾就这问题要求耶稣澄清:「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路13:23)他们期望耶稣的答案是确切的,因为自古以来,他们都相信自己是天主特选的民族、是与别不同的一群。纵使其它民族也有可能参与将来的天国筵席,他们的位置也没法与犹太人相提并论。怎知耶稣不单没有认同这观点,反而警告他们,如果继续这样看天主的救恩,他们反会被摒诸门外。因为凡以为自己在门内而自视过高的,将要站在门外,那里要有哀号和切齿;凡以为自己在门外而战战兢兢的,最后要在天主的国里坐席。「看罢,有最后的将成为最先的,也有最先的将成为最后的。」(路13:30

 

如果要得到救恩,耶稣叫犹太人由窄门而入。(路13:24)窄门究竟是甚么意思?从上文下理了解,窄门是一种逆流而上的崭新宗教精神。相对于当时宗教领袖的墨守成规;只看重法律的满全而忽视内心的更新;只强调对天主的责任而疏忽邻人的需要,耶稣所指的窄门是语带相关的。窄门一方面是指一道大小只可供人通过的城门;另一方面,既然与人的大小相若,这道门也可说是一个人,亦即耶稣。人只有通过衪才可以得到救恩。

 

     套在今天教会的情况,耶稣提醒我们不要以为领洗入教,经常参与弥撒,熟识圣经教义便是得救的保证。因为纵使我们在衪面前吃过喝过,或者听过祂在教堂施教过,也不表示祂认识我们。耶稣要求我们竭力由窄门而入,才可在天国里找到位置。通过窄门,就是跟随耶稣的足迹,走祂昔日的道路。这条路并无任何所谓「保证」,完全是信心的旅程。信心从不会让模糊不清的前路变得清晰,信心也不会使矛盾不解的无奈得到答案。不过,信心会使人在茫茫路上得到照明,在困惑疲乏中得到力量。

 

几时我们犹疑,宁愿握住手中的安全感,一厢情愿以为那就是耶稣的双手,我们其实是自欺欺人。难怪在人生的尽头,当我们站在天国门外敲门说:「主,请给我们开门罢!」祂要回答我们说:「我不认识你们是那里的。」(路13:25)窄门之所以要竭力而入,正因为它要求我们放弃一切自以为是,自满自足心态。有时,生命出现接二连三的不如意,或突如其来的打击时,我们会质疑天主的存在,或动摇基本的信心,但希伯来人书告欣我们,其实这才是天主临在的标记。因为,这些不如意的发生,「在当时似乎不是乐事,而是苦事;可是,以后郄给那些这样受训练的人,结出义德的和平果实。」(希12:11

 

「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耶稣对这问题没有肯定的答复,因为最终的数字不在于祂,而是我们。不过,耶稣可以肯定,祂的门虽窄,但是足够让世上每一个人通过!

 

 

道亦有道
阎德龙神父

 

你们竭力由窄门而入罢

曾经在主日弥撒的时候,我与教友作了一项简单的民意调查,发现约三分二教友每晚都有收看「百万富翁」或「一笔Out消」。这两个问题游戏节目,除了颇刺激外,又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知识。接着我问每日阅读圣经的又有多少?数百人中只有四位!如果每晚可以有一小时看电视节目,为何每日不能抽几分钟翻阅圣经?如果「百万富翁」或「一笔Out消」可以教晓我们很多知识,那么勤读圣经会否教导我们如何活出信仰呢? 

 

很多时我们觉得读圣经既沉闷又难明;又或生活很忙碌,没有时间,下班后回到家里已筋疲力尽,没有精神阅读天父的家书了!但为何有时间收看「百万富翁」或「一笔Out消」?其实,正因为在日间做得辛苦,我们更须留些时间检视自己生命的意义。就如参加这些游戏节目,首先要写信申请、抽签,才有机会,到比赛时要「醒目」,不然便被淘汰。原来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有所付出! 

 

今日福音为我们讲述得救的条件。进入天国的条件就是要竭力由窄门进入。窄门的意思就是天主的国度。现在我们买东西有赠券、有折扣,也有用印花换取东西,甚至有些毋须实时付款;但是天国却不能使用赠券,天国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兑现我们所相信的:面对痛苦、失败、挫折和不如意事情的时候,我们仍要对天主满怀信心与希望。每周回来参与感恩祭便是表达我们对天主那份信赖,祈求上主赏赐我们力量与智慧。我们并不是迫于无奈回来的。我们在圣堂里应热切祈祷,并不只为欣赏圣咏团演唱。圣咏团只是带领我们颂唱圣咏,我们也需要一起咏唱,让圣咏帮助我们表达对天主的感恩和赞颂。不论宣读员诵读圣经的声浪或音色是否适中,我们也应认真聆听天主的圣言,反思上主今日向我们发出的讯息;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弥撒礼成」后,在生活中把天主圣言实践出来。

 

其次,我们要珍惜天主赏赐我们的一切。人很多时不懂得珍惜,直至失去了才懂得后悔。我们一向以为呼吸空气是必然及自然的事,料想不到在非典型肺炎肆虐的时候,我们要戴口罩生活!戴口罩不但阻碍我们畅顺呼吸,还使患有心脏病的人倍感不适。不少白领丽人因脸上化了妆,又要戴口罩而导致皮肤敏感,一些年轻人的油脂分泌较多,因长时间戴口罩而长满暗疮。一位八十岁老翁更慨叹这么高龄才首次经验天天戴着口罩与人接触的苦恼!

 

天主给了我们宝贵的信仰,我们该怀着一份怎样的态度生活这信仰呢?我们有否珍惜天主每天赏赐我们活着的机会,一日比一日活得更好,更能欣赏自己和其它人?我们在信仰生活中更加虔诚,抑或敷衍了事? 

 

第三:圣保禄宗徒告诉我们:教会所颁布的一切是对我们的管教,为使我们能真真正正成为天主的子女,在生活中结出正义与和平的果实,开辟正直的路,使我们的身、心、灵都能得到痊愈! 

 

所以,总括今日圣经给我们的教导: 

 

第一:得救是需要由窄门进入,我们的生活态度不可得过且过,要认真地生活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情。 

 

第二:天主赏赐了我们各种的机会,内里有天主的祝福。我们会否珍惜天主赏赐的一切,并让这一切不单止为自己、也为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身边的人成为祝福?

 

最后,我们对上主的管教,是甘心接受,抑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然后随个人喜好做决定?你可以选择后者,不过要准备自食其果。天主已赏赐了机会,如果我们不珍惜,那么,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上责任。 

 

让我们祈求天主,使我们明白信仰是没有赠券、没有折扣、不讲人情的,信仰要求我们每一天付出自己的能力好好生活。 

 

 

朝夕相随

陈日君主教

 

唯一、至公的教会

读经一,依撒意亚先知书的章节,可以说是旧约里的一个大突破。上主说「我要聚集外邦人和所有说各种语言的人。他们都要前来,瞻仰我的荣耀。」在哪里瞻仰主的荣耀?「到我的圣山耶路撒冷。」外教人不是不可以进入圣殿的吗?他们进入圣殿不就亵圣了吗?「我要从他们中间选拔司祭和肋未人!」一切规矩都被推翻了!是一个以民难以想象的新局面。

 

到了耶稣的时代还有犹太人抗拒这大转变,他们怕失去自己独特的地位。耶稣重新宣布天国的普世性:「人将从东南西北前来参加天国的宴会。」

 

天主造了人类,天主爱整个人类。一个特选的民族无非是一个工具,目的是全人类的得救。

 

耶稣来了,唯一的救主,真天主真人。因亚当的罪而分散的人类,在祂身上再找到合一的基础。一个头,一个身体,我们都是肢体、手足。

 

教会是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

 

《天主教教理》说:教会是唯一的。因为教会的起源是唯一的:三位一体的天主;其创立者是唯一的救主耶稣;其灵魂、内在推动者,是唯一的圣神。

 

唯一的教会也是多元的。聚集许多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其成员有一同的恩宠、职务、身份和生活方式。

 

教会是至公的。「至公」有「普遍」及「完整」的双重意义。

 

教会是「完整的」。因为由基督那里领受了「圆满的得救方法」:宣认正确和完整的信仰,圆满的圣事生活,从宗徒继承过来的职务。

 

教会是「普遍的」。因为所有的人都奉召参加天主的子民,这个子民应遍及普世,涵盖万代。教会的至公性要求教会内人人负起传教的使命。

 

交通和信息进步了,教会的至公性愈来愈看得见了。尤其在禧年二千里,伯多禄广场成了世界的中心,全球的信徒在那里感到是在自己的家里。

 

 

曾有机会参与主教代表会议亚洲大会、亚洲主教团协会全体大会、圣年的世界青年日,在这些机会上,我感觉到骄傲和喜乐。骄傲的是因为我属于一个这么伟大的教会;喜乐的是因为我属于一个全世合一的大家庭。不过说骄傲不如说荣幸,因为属于这个教会并不是我的功劳,是我的福分:借着传教士的辛劳,在无数同胞中我侥幸先认识了这至一、至公的教会。这荣幸也带来责任:许多同胞等着我去把这信息传给他们。

 

今天的福音警惕我们:耶稣说:「你们会说:『我们同一起吃喝过(参与圣宴),也曾在我们的街头施教(我们听过、讲过这么多的道理)。』主却会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实践信仰才是硬道理!

 

想起我们的许多同胞这么多年被阻与至公的教会建立正常的联系,不能参与一些教会至公性的活动,我们不免会向天主埋怨:究竟这情况还要继续多久?教宗几时才能真正自由地去探访他在中国的子女?或许希伯来人书的话能给我们一些安慰:「上主管教(考验)祂所疼爱的,鞭策(磨练)祂所悦纳的每一个儿子。」(读经二)。让我们坚信:在这些苦难的日子后,我们会看到丰盛的「正义和平的果实」。(读经二)

 

 

天国的「窄门」和「关上的门」

 

张德福神父

 

主内的兄弟姊妹:

 

在过去三个主日的福音中,耶稣逐步教导我们以终极的观点来考量生命,要我们在生活中及时准备获得救恩、进入天国。这主日,我们可以说终于抵达天国的门槛。我们几乎已经可以看见天国内的宴席,但耶稣却在这时候告诉我们说:天国的门很窄,而且不会永远敞开。因此,我们应该竭力由窄门进去,因为一旦天主起来把门关上,我们就将被摒诸门外。那时,即使我们全力敲门,祂也不会为我们开门,我们就只有在门外哀号和切齿的分了。那时,无论我们如何申辩和抱怨都无效,因为赴天国宴席的请帖早已「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分发各处,每个人都收到,那些及时应邀而去的人都已经进入天国享宴了。

 

天国的门确实为所有的人敞开,天主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在这主日的第一篇读经中,天主明显地揭示了祂的救恩计划,祂要召集世界各地和说各种语言的人来到祂面前,瞻仰祂的荣耀。这些人很多甚至「没听过天主的声誉,没见过天主的光荣」(依六六19),也就是完全不认识天主的外邦人。耶稣在福音中也肯定这是天主的意愿,并且加以解释说:「到时,将要有人从东南西北而来,进入天主的国赴宴」(路十三29)。耶稣的解释明确表示将有很多很多的人可以得救,得以进入天主的国。

 

可是,耶稣在回答某一个人提出的问题时,似乎又说得救的人其实并不多。这个人问耶稣说:「主啊,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耶稣答复说:「你们应该努力从窄门进去!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要想进去,却不能进去。当家主起来把门关上之后,你们却被摒诸门外」(路十三23-24)。这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一方面耶稣说将来会有很多人进入天国,另一方面耶稣又说会有很多人进不了天国。那么,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耶稣认为这并不是我们需要问的问题。多少人会得救不是我们该关心的问题,我们该关心的是如何才能得救,该怎样尽力使自己得救。

 

耶稣以两扇门的图像给我们讲解如何才能得救,进入天国:一扇是「窄门」;另一扇是「关上的门」。意思是说,进入天国并不容易,人必须特别努力才能进入,而且人也必须警醒准备,不可迟到;同时更说明,我们别自认为既然已经受到邀请,就必定能进入天国坐席,因而懒散懈怠。

 

然而,「窄门」和「关上的门」是同一扇门吗?与窄门形成对比的是宽门,虽然圣史路加只提及窄门,但圣史玛窦也引述耶稣的话,加以解释说:「窄门导入生命,宽门导入丧亡」(玛七13-14)。同样的,圣史路加没有加以说明为何家主把门关上,但圣史玛窦则以「十童女的比喻」作出解释,并劝勉我们要醒寤、随时做好赴婚宴的准备(玛廿五1-13)。因此,这两扇门不是同一扇门,而是两扇不同的门,是两个如何才能进入天国的教导。

 

天国的窄门是一个教导;它教导我们对自己的得救状况越来越有意识,越来越察觉到自己的不足,越来越看清自己需要尽更大的努力。人必须努力适应天国的窄门,使自己变小,在伟大的天主面前承认自己的渺小和软弱才能进入天国。耶稣说过:「你们若不变成如同小孩子一样,决不能进入天国」(玛十八3)。「变小」就是灵修传统中常说的空虚自己、贬抑自己、谦卑自下、舍弃钱财、成为最后的。「变小」同时也要求人特别关注最小兄弟,为他们服务(参阅:玛廿五31-46)。

 

这主日的第二篇读经以磨练的类比教导我们从窄门进入天国,提醒我们要听从天主的劝导,接受天主的惩戒:「因为上主惩戒祂所爱的人,鞭打祂所收纳的每一个儿子。…为给这样受磨练的人,结出义德的和平果实」(希十二6,11)。这教导让我们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窄门」,也就是自己特别喜爱的罪过,特别容易跌倒犯罪和受伤的缺陷。我们每一个人,每一次去办告解,说来说去好像都是我们自己不断重复了、又再重复的罪过。那些我们不曾犯的罪,可能以后也不会犯。换句话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软弱,我们时不时都会在同一个缺陷中跌倒犯罪,再跌倒再犯罪。

 

罪过和救恩是对立的。救恩是宽阔自由的地方,而罪过是狭窄困惑的地方。救恩让我们越来越感觉宽阔和自由,而罪过却使我们越来越感觉狭窄和困惑。惩戒是一种磨练,因为它能使我们的软弱变得坚强一点,就像我们身体的肌肉一样,只有经过锻炼才会变得强壮。锻炼身体时肌肉会疼痛。肌肉的疼痛是真的疼痛,不过是健康的疼痛。做健身运动的人有一句常说的口号:「没有疼痛,就没有成果。」的确,痛过之后就会看见肌肉越来越发达,也会感觉到身体越来越有力量。

穿过自己的窄门,越过自己困惑的门,我们就能进入天国,参与天国的和平宴席。

 

天国关上的门是另一个教导。有信仰的人常自以为自己肯定会获得救恩,就自命清高,为所欲为,毫无顾忌地享受外面世界的「自由」。曾经一度热心虔诚,曾经一度听从耶稣的教导,曾经一度与耶稣同餐共桌,并不足够。当天国的门关上后,过去所有的曾经一度都将一笔勾消:「我不认识你们是哪里的;你们这些作恶的人,都离开我去罢!」(路十三27)因此,信仰必须坚持到底,信仰必须常常警醒,信仰必须努力不懈;我们必须守住生活的信仰,才能与永生的天主永远同在。

 

耶稣在教导我们如何才能得救时也向我们保证,得救的人已不仅限于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子孙,救恩现在向所有的人开放,所有努力使自己变小的人,所有警醒等待天国来临的人都可得救。得救的人数并没有上限,也不仅限于某个宗教的信徒。然而,宗教信仰确实是一条肯定的救恩道路,只要忠于这条道路,就必能抵达天主那里。为那些忠于宗教信仰的人来说,他的信仰就是一条救恩的道路。对于我们相信基督的人来说,基督是我们唯一的道路、真理、生命;除了基督,就没有救恩,除非经过耶稣,谁也不能到天父那里去(若十四6)。虔诚忠实的信徒必须以自己的生活,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信仰作见证。

 

我们相信基督的救恩是宽阔的救恩,包容所有人的救恩;它绝不自我封闭,也不排斥任何人。若我们排斥人,我们同时也就排斥了天主。天主并不强制地要求我们相信祂,所以祂从不剥夺我们的自由意志。因此,若有某个宗教剥夺人的信仰自由,这个宗教必会失去天主。没有天主临在的宗教是可悲的宗教,也是危险的宗教。耶稣基督今天特别教导我们要小心谨慎,总是仔细察觉天主行动的迹象,警醒等待祂的来临。让我们坚守信德,热切渴望天主,爱慕天主。阿们。

 

 

     
本文已有120人点赞


天主教星的家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过信仰生活,提供日常信仰生活所需材料,是受圣神感动的成果。
本站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加入共同完善网站内容,只因这是属于主的一份工作。
欢迎联系我们并加入:关于天主教星的家园

友情网站
圣母玫瑰园
小德兰书屋
梵蒂冈新闻
耶稣是主

APP已暂停下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