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1日常年期第六主日证道-天主教星的家园 
2024年2月11日常年期第六主日证道
佚名 网络收集 阅读:2924次 2024-02-06

同情我们弱点的大司祭

 张德福神父 

主内的兄弟姐妹:

「主耶稣!只要祢愿意,就能使我洁净」(谷一40)。这是一句信德的宣言,一个希望的肯定。在这主日的福音中,对耶稣说这句话的是一个癞病人,也就是一个不洁的人,「他既是不洁的,就应独自住在营外」(肋十三46:读经一),与众人隔绝。患癞病本身已经很痛苦,又得挂上不洁的称号更是苦上加苦;不仅如此,他还必须与众人隔绝,那可真是过非人的生活啊!若有这样的一个人来到我们跟前,我们会对他作出怎样的反应呢?耶稣的反应又是怎么样呢?

耶稣对他动了怜悯的心(谷一41)。当耶稣看到群众困苦流离时,常会对他们动起怜悯之心(参阅:玛九36;十四14);耶稣在此可能也不例外,所以希腊文圣经用了splagkhnistheis”「怜悯、同悯心」这一个词。然而,有些古老的希腊文圣经手抄本却用了另一个词“orgistheis”,意思是「愤怒、义愤填胸」。那一个词才正确呢?怜悯,对受苦的人怀有同悯心,肯定是比较自然的真情流露;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经文把「愤怒」这一个更原始的词改成了「怜悯」。虽然愤怒在此是正确的,但也仅仅在此而已,并非所有提到怜悯的地方都必定是愤怒。

耶稣当时在加里肋亚各地宣讲福音并驱逐魔鬼(谷一39)。祂当然希望魔鬼的势力减弱,不再有人患病。事实却是,病痛仍在!即使眼下就有一个癞病人来到祂跟前,跪下求祂治愈。耶稣心里在想,能做的祂都努力做了,到底还有什么没做的呢?愤怒、义愤填胸,就是祂当时的心情。在这心情下,祂对那癞病人说:「我愿意,你洁净了罢!」癞病立时脱离了那人,就像热症即刻离开了西满的岳母那样。圣史马尔谷告诉我们,癞病屈服于耶稣的义愤,而那人就洁净了。

圣史马尔谷还告诉我们,耶稣义愤更真切的对象其实是司祭。他们有权力也有责任宣布获得了痊愈的癞病人,可以重新融入社会,但他们往往不愿这么做,以致癞病人即使获得了痊愈,却仍然受人排斥。耶稣对他们义愤填胸,因为阻碍祂福传的不是魔鬼,它们已被驱逐,而是这些原本有权力执行梅瑟法律,能让人重新融入社会的司祭不负责任,有权力却不服务。对魔鬼,耶稣有绝对的权威;对人,对这些司祭,耶稣却力不从心。耶稣的义愤实在也是一种无助。

因此,耶稣叫那痊愈了的癞病人什么也不用说,但要立即去给司祭们检验,并为他获得的洁净,奉献梅瑟所规定的,给他们当作证据(谷一44)。虽然如此,那痊愈了的癞病人却心里有数,司祭们并不会帮助他;所以他不但没去给司祭们检验,反而一出去,便极力传开耶稣使他获得了痊愈的事。既然耶稣宣布了他已是洁净的,他就以耶稣的宣布为权威的宣布。他也要让众人亲眼看到,并见证他已是洁净的了;他凭着耶稣权威的宣布,让众人自己来决定是否接纳他,让他重新融入到社会中。众人接纳了那位癞病痊愈者融入到社会中,但耶稣却因而不能再公然进城,只好留在外边荒野的地方;那是癞病人原本应独自生活的地方,现在耶稣取代了他的位置,承当了他之前所受的与众人隔绝的痛苦。然而,因他对耶稣的宣扬,人们遂即从各处到城外荒野的地方去寻找耶稣。

洁净癞病人的叙述不仅是治愈的事迹,更是福传的事迹。耶稣不能公然进城,因为那些有权势的司祭们不容祂在城里公开宣讲福音。耶稣的福传事业所受到的更大的阻碍是来自人,而非魔鬼。魔鬼对耶稣毫无能力,但耶稣却受制于人。伟大的上主耶稣为了人的得救,情愿在人前屈尊就卑,「贬抑自己,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二8);祂没有罪,却「替我们成了罪,好叫我们在祂内成为天主的正义」(格后五21)。在这样的耶稣跟前,我们该作出怎样的回应呢?

圣史马尔谷给我们列出两个模范人物:一个是极力宣扬耶稣的癞病痊愈者;另一个是寻找耶稣的人们。这两个模范人物互有关联,就像撒玛黎雅妇人和撒玛黎雅城的人那样(若四6-42),众人都因一人的宣讲而亲自去寻找耶稣,亲自与耶稣接触,然后说:「现在我们信,不是为了你的话,而是因为我们亲自听见了,并知道祂确实是世界的救主」(若四42)。这正是福传的目的和效果:宣讲耶稣是为了让人们亲自去寻找耶稣、与耶稣接触,不是因为我们说的话,而是因为他们亲自听见耶稣的话而相信耶稣。

在替我们成了罪,以自己的创伤使我们获得痊愈,以自己的死亡赐给我们永生的耶稣跟前,我们还能作出怎样的回应呢?我们唯一能作的回应无非就是向众人传福音,宣扬耶稣的福音。那癞病痊愈者的情况正如保禄所说的那样:「这是我必须作的事;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我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福音,好能与众人共沾福音的恩许」(格前九1623:上个主日的读经二)。

至于我们自己与耶稣的关系,我们则要与耶稣同心同德,感受祂所感受的义愤和怜悯,也感受祂所感受的义愤和无助,更了解祂救人的努力,更认识祂。我们要学习耶稣,不是去指责那些拒人于门外的司祭们,但要明认福传的事业实在阻碍重重,很不容易。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确实也有很多人渴望福音,需要福音。

圣殿中的司祭已不能同情我们,但我们现在有了耶稣做我们完美的大司祭。「我们既然有一位伟大的,进入了诸天的司祭,天主子耶稣,我们就应坚持所信奉的真道,因为我们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们弱点的大司祭,而是一位在各方面与我们相似,受过试探的,只是没有罪过」(希四14-15);「这样的大司祭才适合于我们,祂是圣善的、无辜的、无玷的、别于罪人的、高于诸天的」(希七26)。愿耶稣基督永受赞美! 阿们。

 

常年期第六主日

 

房志荣神父 

默想:

  乙年弥撒读经的向导圣史马尔谷,继续带领我们认识主耶稣。本主日的福音选自谷一40-45,本章最后一个治病奇迹:耶稣治好了一个痲疯病人。从读经一的肋十三1-245-46当中,可以听到梅瑟法律对痲疯病患所制订的严格措施:「凡是患痲疯病的人,都必须穿撕裂的衣服,蓬头散发,遮住脸的下端,喊叫说:『不洁净!不洁净!』……他既是不洁净的,就应该单独住在营外。」那么福音中的这个痲疯病人怎能「来到耶稣面前,跪下求祂说『只要你愿意,就能使我洁净!』」呢?有各种可能的理由:是耶稣走到营外的地方,那个痲疯病人出其不意,突破禁令,奔向耶稣?还是耶稣的威严使人不敢以禁忌来约束祂?

  无论如何,耶稣的回应显露出祂的本色:「耶稣动了怜悯的心,就伸手抚摸他,对他说:『我愿意,你洁净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更何况是耶稣呢,祂就是天父慈悲的化身!在此,耶稣对一个可怜人动了怜悯的心,日后祂会对着一群无食裹腹的人,向门徒们说:「我很怜悯这批群众,因为他们同我在一起已经三天,已没有什么可吃的了。」(谷八1-2)耶稣把怜悯之心化为行动,伸手抚摸痲疯病人,这是梅瑟法律严格禁止的,但耶稣的爱心和权威,突破禁忌,除了抚摸病人外,还重述他祈求的话来答复他:「我愿意,你洁净吧!」耶稣不单怜悯人,也尊重人。祂施行恩惠时,若无其事,不让人有任何自卑感。

  这种行奇迹时的低姿态,在故事的后段更清楚:「耶稣立刻催他走,并严厉警告他说:『当心,不要告诉任何人!只要给司祭检查,然后要按照梅瑟所规定的献上祭物,好向大家证明你已是洁净的了。』」耶稣不只怜悯人,尊重人,还为人着想。被治好的痲疯病人一生与人隔绝,大概对这些规矩所知不多,何况大病初愈,很容易得意忘形,把所知道的一点规矩也抛到九霄云外了。经过耶稣的提示,他得让司祭检查,并献上礼物以表示感恩,也为了他自己的好处:让大家知道他已是个正常人了。至于耶稣立刻催他走,严厉警告他不要告诉任何人,是马尔谷福音的主题之一:严守默西亚的秘密,因为在祂死在十字架上以前,容易被当成政治性的默西亚。

  本主日的读经二格前十31至十一1,继续发挥上主日的神学主题:「你们该效法我,就像我效法基督一样。」在哪些事上效法呢?保禄指出:「你们或吃或喝,或无论作什么,一切都要为光荣天主而作。你们不可成为犹太人、或希腊人、或天主的教会跌倒的原因;但要像我一样,事事为大家着想,我不求自己的利益,只求大家的利益,为要使他们得救。你们该效法我,就像我效法基督一样。」所谓的犹太人或希腊人,是指天主的选民及其它民族。在今天来说,就是对各阶层的人,尤其弱势团体一视同仁。

 

治愈癞病的意义

(谷一40~45

张春申神父 

  本日的福音,帮助我们认识耶稣宣讲的天国的真貌,探究其究竟具有怎样的性质。犹太人自从充军返回祖国之后,热烈期待天国来临,也就是希望天主按照先知许诺的,末了来到犹太民族中与他们常相左右、永不分离。这便是天主开始永恒的统治。但是天主这样来临,究竟给予犹太人怎样的恩惠呢?究竟怎样解救犹太人呢?耶稣时代,犹太人中也有好多不同的想法。恐怕最为流行的想法是:天国来临便是天主先遣祂的代表默西亚来消灭一切犹太民族政治上的仇人,使他们恢复达味时代的荣耀,直到永远。所以天国临近为当时的群众以及领袖是属犹太政治上的胜利。

   不过,耶稣自己肯定的天国有这种政治意味吗?只要分析一下本主日的福音,已经可以有些捉摸了。

   耶稣不但以言语行动宣讲天国,而且也以自己的态度表示天主来到人间,统治一切的态度。当耶稣看见一个癞病人便动了怜悯的心。这启示我们天国来临人间,不是导致人类斗争杀戮,而是令人先经验到天主的怜悯;然后如同路加福音中说的: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父那样慈悲。耶稣动了怜悯的心,这是借着自己的态度,向人说明天国来临是一个怜悯人的天主来与人长相左右,也因此要求一切人彼此怜悯。

   耶稣动了怜悯的心,就抚摸了癞病人使他洁净。在犹太人中,恐怕患有癞病的人是最惨的了。首先人们都认为这种病是天主的惩罚;因而在法律中命令癞病人与人群隔离,好像已经从自己的团体中开除出去了。本主日福音中那个癞病人冒了受法律制裁的危险,走近耶稣。而在耶稣的奇迹中,我们又更认识一些祂所宣讲的天国的意义。来临的不是一个严厉罚人的天主,而是一个把被排斥在团体之外的人,融合到团体之内去的天主。总之,天国来临,促使大家共融,团结在一起。

   最后,为什么耶稣严厉警告洁净了的人,不要告诉别人呢?原来,犹太人渴望自己的民族自罗马人的压迫下解救出来,期待一位使他们在世界政治舞台上重新抬头的默西亚降来。假使有人把耶稣的奇迹竭力嚣张,极可能大家蜂拥前来,拥戴祂出来向罗马人挑衅。耶稣自己深知天国不是政治性的,所以祂预先如此警告。

   事实上,当那人开始宣讲奇迹,耶稣非但不想趁机制造政治活动,反而只留在荒野,不再公开进城。

   耶稣宣讲的天国,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完全说明的。不过在今天的福音中,我们至少认识了一些相当重要意义。天国临近便是天主的仁慈怜悯、合一团结的力量进入人间。这是在耶稣的宣讲与奇迹中,显现出来的救恩。可见这不是政治性的斗争对抗,而是宗教性的平安和谐。

   基督信徒相信天主的国已经在耶稣的救恩工程中实现人间,那么由于我们信从了这个喜讯,必须在自己生命中,一方面感谢天主的仁慈恩佑,召叫自己进入合一的教会团体中;另一方面,信仰推动我们怜悯遭难的人,也努力在人群中制造团结。

 

我愿意,你洁净了吧!

 

马尔谷福音 40~45

薛恩博枢机 着 丁颖达教授 

默想:

  他们就站在我面前,几十个痲疯病人站在奈及利亚(又译尼日利亚)的一条高速公路旁。这是一个毕生难忘、而且毛骨悚然的景象:男女老幼,面孔和肢体已被痲疯杆菌侵蚀得残缺不全。一辆辆的车子疾驶而过,没有一个人停下来。我们的司机说:反正他们可以去痲疯病诊所接受治疗。的确,只要服用适当的药物,并且有基本的卫生条件,痲疯病在今天已不再是不治之症。然而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仍然缺乏这两项。因此有不少人起而为这些最穷困的人提供治疗与痊愈的帮助。我认识他们中的一位,他是位年迈的美国神父,道明会会士,在菲律宾跟痲疯患者同住了四十年。他是福音的化身,完全无私地帮助着病患,深受爱戴和景仰。

  在耶稣的时代里,癞病人(即痲疯病人)被彻底隔绝开来。他们不得接触任何人,只好住在村外;要是有人不知情,向他们走近,他们必须高喊警告:「不洁!不洁!」碰触癞病人是被严厉禁止的,要是你接触了,你就会被认为是「不洁」。现代社会对艾滋病的恐惧,不禁令人回忆起当年对痲疯病的恐惧。

  耶稣显然对这种恐惧不予理会。祂让癞病人来到祂跟前,既没有逃跑,也没有把那人赶开。相反地,耶稣动了怜悯的心,伸手抚摸了他。在耶稣治愈那癞病人的身体之前,更重要的事发生了:已经被社会唾弃的他,又重新感觉自己是一个人。

  耶稣在癞病人身上看到的,不是传染的危险,不是不洁的恐惧,而是一个人性的兄弟。耶稣与他一起受苦,与他感同身受。

  耶稣立下的榜样唤起无穷感召。圣五伤方济曾克胜自己的感觉,拥抱一个严重毁容的痲疯病人,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直到今天,仍有无以计数的人关怀着别人的受苦受难,将毁容的邻人仍然当作一个人,当作兄弟姊妹,帮助他们不因为自己的悲惨遭遇而丧失信心。

  事情还不止如此:癞病人听说了耶稣,听到祂治病的奇迹。他心中燃起强烈的新希望,驱使他去找耶稣:「祢若愿意,就能洁净我!」他的信任没有让他自己失望。一个奇迹,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他被完全治愈了!

  信任的那一步是关键,在圣经里称之为「相信」。我会相信耶稣能治愈我的痲疯病吗?我内心的创伤,罪恶的负担,良心的谴责?这些统统像痲疯病一样,让我与别人隔绝,摧毁我的自尊,使我渐渐走向死亡。我有没有像那癞病人一样,真正相信耶稣能完全治愈我呢?

  有一天,如果我勇敢地跨出这一步,来到耶稣跟前,跪下求祂,把我所有的苦恼向祂倾诉,那么耶稣一定也会说:「我愿意,你洁净了吧!」

 

怜悯人的耶稣

 

131-2,45-46

格前1031-111

140-45

和平纶音 

吴智勋神父

默想

  本星期的福音读经仍接续上星期的主题。马尔谷以驱魔治病去突显耶稣的权威,指出祂是天主子、救主的身份。今日,马尔谷用另一方式,突出祂说话的权威及祂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段福音记载一个痲疯病人跪在耶稣前恳求祂洁净他,耶稣动了怜悯的心,把他洁净了。当日,痲疯病比今日医学上所界定的痲疯病含义较广。第一篇读经提到,只要皮肤上有肿瘤、溃烂、斑点等皮肤病,当日就算是痲疯。真正的痲疯病当时是无法可医的,其它皮肤病则有痊愈的可能,而经司祭检验证实痊愈了的,就可重返社会。

  痲疯病人除了肉体上的痛苦之外,最难堪的是要与所有人隔离,包括父母和亲友;患者亦不能入城,不能入会堂祈祷,更不能入圣殿,好像连天主也远离了他们一样。他们要穿特别的衣服,取食物也要用长竿挂笼子去取;无论到甚么地方,他们都要摇铃或大叫,让人有机会回避。

  旧约的法律只采取消极的预防措施,认定这是不洁的罪人,防止痲疯病者接触健康的人,以免传染;但对病人却是无能为力,除非他的病自动好了,否则不会为病人做甚么。总的来说,其态度是:不要连累别人,但对不起,不能为你做甚么。

  今天的福音显示出耶稣天主性的面貌,祂的来临是向人宣示天主的慈爱,马尔谷就以耶稣的行动表达这一点。面对一个走投无路,甘冒别人投石危险的人,耶稣产生很大的激动,「动了怜悯的心」在原文是带有激动的意思。旧约法律不能为这个可怜人做甚么,但新约的基督却可以。祂超越旧约,干旧约不许做的事──「触摸他」。旧约采取一刀两断的隔离,但耶稣却采取主动的接触,这就是福音。

  旧约本来也有痲疯病被治愈的记载,例如叙利亚人纳亚曼求先知治好他,先知要他到约旦河浸七次;耶稣只简单地说一句︰「我愿意,你洁净吧」,痲疯病就立即脱离了他,这显示出耶稣说话的权威。

  疾病使人远离群体,俗语说︰「久病床头无孝子」,就显出疾病使人疏离别人。健康的人对疾病总有点害怕,能到医院探望病人,他与你的关系大概不坏,难怪耶稣也曾用探病作比喻,作为爱德的标准︰「我患病,你们看顾了我。」(玛2536)一般而言,我们探望的人,百分之九十九是健康的。我们的社会弥漫着一种只为健康人着想的心态,例如当政府计划在屋村建弱能人士宿舍,给他们一点方便时,总有人起来反对,认为必须把他们隔离,免得影响健康的小孩。我们的社会亦对艾滋病人有抗拒的心态,认定患病者多是同性恋的,得此病正是天谴。昔日,以色列人将痲疯病人视作不洁的罪人,看来我们比他们好不了多少。

  让我们向新约的耶稣学习,对不幸在肉体或心灵上受到创伤的人,不要采取一刀两断的消极隔离态度,改以怜悯的态度,代耶稣接触他们。让他们从人的关

怀,感受到天主的慈爱。

 

外表与内在

天国驿站

蔡惠民神父

    受人推崇的俄国学者罗蒙诺索夫,是个非常注重自我内在修持之人,因此,成名之后,仍旧保持着简单朴实的生活,对衣着和外表丝毫不讲究。有一次,一个穿着华丽的有钱人,看到他上衣袖子手肘的地方破了个洞,存心想取笑他一番,于是就指着那破洞,对罗蒙诺索夫讽刺地说:「先生,从这里可以看出你的博学与智慧吗?」罗蒙索诺夫幽默地回答说:「喔!那可没办法!先生,不过从这里我倒可以看到另一个人的肤浅与愚蠢。」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实在不应以貌取人,因为人的外表与形像,未必是内在的真实反映。不过,置身于一个讲求包装的商业社会,人始终迷信名牌与形像。形像除了可以突显一个人的所长,更可以遮掩他的不足。因此,为了给客人一种认真或信心的感觉,工作的时候,我们会作专业的打扮;出席某些场合或宴会,为了不失体面,我们会刻意修饰¼¼。

记得当年驾驶课程完成后,师傅再三提示我,第二天最好穿神父的白领到试场应试。我本觉得无需要,但他苦口婆心,以一个穿短裤「白饭鱼」的学生作例子,解释形像与合格率的密切关系。最后,我接受他的建议,并顺利考获驾驶执照。这是因为我的技术?还是神父的白领?我实在不得而知。

外表的重要,有时实在不容忽视。失去外表,就好像失去遮掩,只有赤裸裸示人。圣经中提及的癞病,可怕的地方不是皮肤上明显的肿瘤或疮疖,而是病患者的外表因病菌的侵食而变得骇人。由于无法根治,病患者只能把自己隐藏起来,逃避他人怪异的眼光。在耶稣生活的年代,凡身患癞病的人,按梅瑟法律,司祭应声明他是不洁的。他既是不洁的,就应独居,他的住处应在营外。(肋13:44-46

所以,癞病的后果是形像被彻底捣破,骇人的面孔被迫呈现于人前。难怪一个癞病患者所承受的心灵创伤,远远大于肉体上的痛苦。

癞病人要面对自己无法遮掩的缺陷,故然痛苦,但从信仰角度而言,总比那些不承认自己问题的人来得好。相比之下,癞病人至少接受自己的问题再无可逃避,自己的丑态再无法改变。不要小看这份承认和面对的勇气,其实是得以转化的先决条件。当癞病人觉得需要跪下求耶稣时:「你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谷1:40),便听到耶稣对他说:「我愿意,你洁净了罢。」(谷1:41)救恩的吊诡原来不是因为人做了甚么,而是人接受自身的无能为力。

今天,仍有很多人认为,基督徒的蒙召是勉力过一个圣洁无暇的完美生活。因此,纵然自身或教会团体仍有很多不足和软弱,我们喜欢将美好一面展示于人前。对于丑陋的另一面,我们却讳而不谈,或者私底下了事,避免破坏神圣脱俗的形像。其实,这种看法不但把旅途中的教会和天上的无玷新娘混为一谈,更错过了整个救赎的奥义。

伯多禄能够成为福音的见证人,并不是因为他比谁都圣洁和坚强。虽然他曾许下:「即使其它人都跌倒,我却不然。」(谷14:29)但讽刺地,他在信仰上的领导位置,是由他明认自己的软弱和背叛开始。因此,癞病人的故事邀请我们揭开自己的形像,勇敢面对我们一直逃避的事实。我们身上的皮肤虽然光滑,但内在却长满挫败与犯罪的内疚;欺骗与不实的自责;愤怒与仇愤的自弃¼¼。一如福音中的癞病人,耶稣愿意再一次抚摸,使我们洁净,唯有我们的否认和逃避,才会阻止痊愈的出现。

同样,今天的福音也邀请我们成为一个治愈者。伯多禄经历挣扎,克服背叛所带来的内疚后,耶稣派遣他去坚强其它弟兄,因为过来人的经验就是最有效的治疗力量。为此,我们无须害怕面对团体内的矛盾,冲突,甚至是丑闻。如果一个人能接受自己同样也会跌倒的事实,那么,还有什么可以对他构成威胁呢?某程度上,我们都是癞病患者,分别只是每人有不同的方法去遮掩或逃避。「你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谷1:40)这句祈祷提醒我们,与其继续否认患病的事实,倒不如接受并将之转化。说不定有一天,当我们如常地参与弥撒,并在祭台上领受耶稣的体血时,一句诵念多年的经文会突然深深触动我们:「主,我当不起你到我心里来,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灵魂就会痊愈。」

 

怜悯他人

 

道亦有道

阎德龙神父

从圣经中,我们看到许久以前已经有痲疯病人。虽然今日科技、医疗非常进步,但全球仍有1,200万人患有痲疯病,另外,每天有2,000人染上此病。这种病可以说是一种皮肤病,它侵蚀人的肢体,令人逐步失去手指、耳、鼻……,样子真有点可怕。

今日第一篇读经告诉我们患痲疯病的人会被排挤于外,不能与其它人一同生活,要去到荒野或山洞居住;如果外出,便要捆着自己,见到人的时候便要高呼:「不洁!不洁!」因为谁接触他们,也会成为不洁的人;当时的人认为患痲疯病的人是因为犯罪受到天主的惩罚;这看法在耶稣的时代也是一样,痲疯病人不能在家庭中生活,要到偏远的地方独居。

今日福音记载一位患痲疯病的人去到耶稣跟前,跪下,求祂医治。那人向耶稣说:「如果你愿意,就能洁净我。」「如果你愿意」这句说话很美丽。我们不妨想想我们很多时向天主祈祷,心态是希望天主答应我们所希望的,例如在考试的时候希望成功,见工的时候希望可以被取录,遇到困难希望上天协助解决;但这痲疯病人却说:「如果你愿意」,这句话反映了他对上主充满信心,如果上主认为为他好,就给他吧!这也是每一次当我们念「天主经」时说的「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所以不是你想怎样,不是我想怎样,而是上主,是祂想我们怎样。这是一份完全的信赖。耶稣对那痲疯病人动了怜悯的心,然后伸手摸他。这是不应该做的事,因为摸了他之后,耶稣也会成为不洁的人。耶稣将那痲疯病人的事放在自己身上;这不纯粹是一份怜悯,且是一份很大的冒险,挑战着旧有的规矩;这份怜悯也是一个具体的行动。当耶稣摸了那痲疯病人后,他洁净了。

这点可帮助我们反省及默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见到这世界有很多不幸的事情,我们可能只是慨叹,觉得事件中的人很可怜、很凄凉。福音中耶稣的榜样告诉我们单是慨叹是不足够的。如果我们真觉得那些人凄凉、可怜的话,我们愿意付出时间、金钱,甚至冒险,帮助需要的人吗? 

耶稣治好痲疯病人后,耶稣按照法律,请他到司祭那里接受检验,证明他是洁净的,他便可以返回家中、返回团体中,他将不再被拒绝于团体之外。在我们经验中,我们多少次讨厌、鄙视某些人,排挤他们,不想见到他们,不愿意与他们一起,不愿意他们回来。在家庭中很多的纠纷,正因为我们没有彼此接纳与宽恕所造成的。 

今天圣经提醒我们要了解每一件事情背后的原因,放下排斥、歧视的态度,对人作出接纳和了解。每天,新染上痲疯病的二千人当中,有的身体残疾,有的被排斥及歧视,他们患有此病已很凄凉;更凄凉及痛苦的是他们被排斥、被歧视。我们有没有排斥其它人呢?有没有歧视其它人呢?我们以为自己是谁? 

如果我们对患病的人不加以怜悯,便会增加他们更多心灵及肉体的痛苦。怜悯需要行动,我们需要打破很多事情的规范和局限,甚至要冒险,学习接纳他人,使他们重返团体之中。让上主的圣言打动我们的心,使我们效法基督的言行,成为一个真正怜悯他人的人。 

 

只要祢愿意 就能洁净我

 

朝夕相随

陈日君主教

今天的福音及读经一以痳疯病人为主角。痳疯病实在可怕:病菌把身体慢慢吞食……手指没有了,手没有了……脚趾被食了,脚被食了……嘴边的肉、眼边的肉也脱落了……。心理上的痛苦比肉体上的更可怕,不只是别人怕见这些不像人的人,他们自己也怕被别人看见。生存的本能支持他们活下去,但他们过着的是人间地狱的生活。

痳疯病容易传染。因此这些可怜的人被迫离开亲人,离开社会;有时住在不像人住的地方--山洞、荒野。

教会对这些苦难中的兄弟姊妹特别关怀。大约四十年前澳门政府把一个在路环、九澳的痳疯病院交托给了一位慈幼会神父。这位神父从少年时就有这个梦: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天主,为痳疯病人服务。

 

他接管了后,先设了「中央厨房」,以便宜的价钱供应丰富的食物。营养足了,病人有力抵受药品的强烈效果。今天痳疯病是可以用药品控制的。当然,已被侵蚀了的身体部分再不能重建。

心理的重建更重要,却是可能的。在那痳疯病院内,以前是每人孤立,甚至彼此斗争。神父使他们合起来成了一家。他为他们建了一座又美又舒适的圣堂,早上傍晚都有团体的祈祷,给整个团体带来喜乐及一股积极的精神。人人会忘记自己的痛苦,为团体作出他能作的贡献。他们自办的发电厂还供电给九澳的村民哩!

我特别记得一位婆婆。她每天拖着没有脚的身体,用没有手指的手,勤谨地清理草地。见了人就以极亲切的口吻问候,在那只有一只健全的眼而嘴也歪斜了的脸上,露出平安的笑容,她的心里已是人间天堂。

福音说,一个痳疯病人来到耶稣面前跪下求祂说:「只要愿意,就能洁净我。」这是多么谦虚,又充满信心的祈祷!「我愿意,洁净吧!」这是多么爽气又充满慈爱的回应。耶稣没有医好那时世界上所有的痳疯病人,正如祂没有取消世界上的疾病和死亡。其实祂来拯救的不只是痳疯病人,而是所有的人。罪恶比痳疯病更可怕,它把恩宠的生命吃掉,它破坏我们身上天主的肖像。 

痳疯病人被称为不洁,使我们特别想到那些反贞洁的罪。今日的社会把这类罪恶包装得很吸引,但里面是污秽、腐烂。天主所造的美好的东西,肉体、性爱都被那毒菌坏了。

尤其是心理脆弱的青少年,如果沉迷在这类罪恶中,就白白断送了宝贵的青春;高尚的理想,真正的爱情都被拒于心门之外了。最近某次关于青年性爱道德观念的调查结果,如果是准确的话,不能不使我们担忧。

有人说,邪淫不是最大的罪,反爱德才是。对。正如吸毒不是最严重的犯法,贩毒才是。但吸毒的人是多么不幸,毒瘾削弱了他的意志,也就是削弱了他翻身的机会。

精神毒贩最毒辣的手段,是把反贞洁的罪说成是「正常的」行为,是「不可避免的」。「三级」的东西为「成年人」(多么幼稚的成年人!)是无所谓的。

主!只要愿意,就能洁净我。求让我认出罪恶的丑陋!更求保佑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灵纯洁,带领他们在这高度污染的社会中不受伤害而平安地成长。 

     
本文已有79人点赞


天主教星的家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过信仰生活,提供日常信仰生活所需材料,是受圣神感动的成果。
本站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加入共同完善网站内容,只因这是属于主的一份工作。
欢迎联系我们并加入:关于天主教星的家园
投稿邮箱:181376222@qq.com

友情网站
圣母玫瑰园
小德兰书屋
梵蒂冈新闻
耶稣是主

扫码下载安卓APP